在此之前寧崎也早就提過類似的方案,不過那時候因為澎湖都還沒弄好,他的提議被大多數人視作了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的做法,并沒有在執委會的討論中獲得通過。而現在澎湖基地的各種軍民設施都已經投入使用和運行,移民基地也開始源源不斷地向海南島輸送移民,看起來似乎北進的條件也正在逐步成熟起來。因此寧崎舊事重提,再次把相關的方案提上了執委會的議事日程。
從長遠規劃來說,寧崎的方案與軍方其實是趨于一致,因為軍方所選擇的下一處跳板就的確就在杭州灣之外的群島區域。不過軍方認為在繼續北上之前,有必要先解決掉附近的隱患,保證海漢船只在海峽航道的絕對安全。
軍方所指的隱患,就是目前在臺灣島一南一北落腳的荷蘭人和西班牙人了。荷蘭人在南部占據了大員港,而西班牙人則是在北邊的基隆港修筑了基地,軍方認為必須要先行解除這兩個隱患,才能繼續向北擴張海漢的地盤。
在海漢正常的征兵流程中,穿越者已經很少再親身參與到入伍審查階段的工作,這種費心勞神的事基本都會交給歸化籍軍官去處理。不過錢天敦有心在澎湖基地再練出一支強軍,順帶也將自己麾下的特戰營進行擴編,因此對于新兵兵源格外重視,參與入伍審查的除了他和陳一鑫兩名穿越者之外,其他也全是連營級別的歸化籍軍官。
錢天敦的打算很明確,澎湖這邊挑選出來的新兵當中,條件最好的一部分人肯定是留在本地親自操練,合格但條件不夠突出的,可以送回三亞去接受新兵訓練。不合格的就退回移民營,老老實實地去做工務農。極少數類似狙擊手這種條件特殊的人才,也會單獨挑出來送去對口的部門接受專業培訓。
在面試環節結束之后,就已經到了晚飯時分,當晚也沒有再返回白沙島的移民營,而是就近住在附近的一處空兵營里。大多數人對于今天的經歷都顯得十分興奮,吃過晚飯之后便聚在一起討論初到澎湖的見聞和感觸,特別是在面試中見到的海漢人真身,更是眾人討論的焦點。
比較普遍的看法是海漢人沒什么架子,并沒有因為身份尊卑的差異而高高在上,甚至會在有人跪下磕頭行禮時出言阻止,并告知他們海漢禮儀中沒有下跪磕頭這套東西即便有,那也只是針對家中的長輩才適用。而海漢兵看起來的確要比大明的兵更精神,更威風,讓一部分只是沖著能入籍快、有高額軍餉拿而報名的人也真正動了心。
孫真無疑就是其中之一,他報名的時候并沒有考慮更多的因素,純粹只是想早點入籍之后穩定下來。至于當兵打仗,他不是太擔心海漢人既然在幫著大明解決戰爭難民問題,那自然也不會跟大明對著干,當這個兵好像也沒有太大的危險性。
不過如果孫真知道海漢在過去的幾年中打了多少場仗,或許就不會這么輕率地下決定了。跟海漢直接或間接交過手的國家,少說也有五六個了,其軍事行動的頻率之高,在南海地區絕對是首屈一指。海漢民團可不是他想象中維持地方治安的私人武裝,而是真正要踏上戰場,征伐四方的職業軍隊。
不過對于這些初來乍到的新移民來說,他們的注意力也并不全在當兵入伍這件事上,盡管來到澎湖的時間才僅僅一天,但他們的所見所聞無不反映出了海漢所具備的強大實力。
雖然在南下的途中就已經聽船員水手反復說過海漢的強大,但這種印象還是在下船之后踏入移民營才得到驗證。像這樣可以容納數千人居住的移民營,孫真等人在北方是完全沒有見到過的,盡管淮安府也是富庶之地,但并沒有人會修建這么大規模的營地來解決難民問題。而類似這樣的營地,據說在白沙島上就有五個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