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天敦手上的地圖和水文資料都是幾百年之后的東西,跟目前的實際狀況存在著一定的誤差,因此必須要進行探路來確定水文狀況。
約莫一個小時之后,探路的小隊回到了船上。初步探查到的情況并不是太好,濁水溪入海口處的水深較淺,且水底多有各種礫石淤積,航道狀況比較復雜。盡管“探索級”帆船的吃水并不算深,但依然會存在有剮蹭到船底的風險。
澎湖這邊現有的戰船數目本來就不多,而澎湖的軍用配套船塢目前還沒有完工,一旦船只有所損傷,修繕也是一個麻煩事。因此錢天敦沒有打算讓帆船冒險駛入濁水溪,而是選擇了在濁水溪以南的海邊停泊,用小艇將人員和物資運輸到岸上。
后世這個地方是臺塑的工業區,并且建有一個規模不小的專用港口。不過目前海漢并不具備這樣的工程營造能力,一時半會兒估計連碼頭都修不出來。話說回來臺灣島西岸的確沒有太好的天然良港,能讓軍方看得上眼的,大概也就只有北邊的淡水河入海口、南邊的大員港,以及更靠南的后世高雄港的位置。
不過高雄港的位置與澎湖列島之間隔著個大員港,在解決荷蘭人之前并不方便對當地進行開發。而北邊的淡水河地段與西班牙人占領的雞籠港相距也非常近,陸地上就隔著陽明山而已,直線距離不過幾十里地。兩處備選地址的環境條件雖然還不錯,但有荷蘭和西班牙這兩塊絆腳石擺在那里,終究是不太方便落腳。這也是錢天敦和其他軍方高層一心想要找個理由,把臺灣島上的洋鬼子趕走的主要原因之一。
等船上的人員和物資都轉運上岸,天色已經黑了下來。錢天敦從特戰營一連中分出一個排在外圍設立警戒崗哨,其他人則是負責快速搭建營地。而在以往的野外生存訓練中,受訓人員夜間可并沒有帳篷和集體營地這樣的配置享受,不管新兵老兵,此時都能感受到這次“訓練”與往常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