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在進軍遠東的過程中,他們曾與葡萄牙人、法國人、西班牙人、英國人都簽署過不少次停戰協議,然而小規模的摩擦和沖突仍然每年都會出現,不會有人真的因為這一紙協議而讓自己束手束腳。說到底大家在乎的并不是協議上如何如何,而是自己能不能戰勝對手,獲取到足夠多的利益罷了。
荷蘭人擔心了好幾個月的事情,在最近終于發生了。通過某些消息渠道,荷蘭人得知了海漢已經在十月派出船隊前往臺灣島中部,并且有大批武裝人員登陸上岸,在當地停留了數日之久。
這些武裝人員在當地做了些什么事情,荷蘭人暫時還無從考究,但有一點很明顯,海漢人并沒有對身邊的這塊陸地視而不見,他們之前一直沒有任何動作,或許僅僅只是因為還沒有做好相應的準備而已。而這一次的登陸,極有可能就是預示著海漢人接下來會對這塊陸地有所動作了。
菲利普的話立刻便引起了厲斗的興趣,如果真能指定移民的對象,哪怕僅僅是一些比較粗略的篩選條件,還能保證每個月引進千人左右的規模,那這生意即便是付出一些經濟上的代價也是值得的。
海漢目前最需要的移民有三類,第一類是有一定文化基礎的人,日益龐大的海漢官方機構體系有數量眾多的崗位處于空缺狀態,而能識會寫往往就是任職這些崗位的基本要求之一。大明的讀書人大多是以科舉入仕為人生方向,而入籍海漢無疑是要讓他們放棄這個人生理想,心理障礙還是非常大的。盡管現在有不少海南島本地的讀書人已經選擇了為海漢效力,但相較于海漢所轄地區需要的人才數量而言,缺口依然非常大。
當然也有人想過從別國引入識字的漢人,畢竟這個時期東亞很多國家都是以漢字作為本國的官方文字,不過由于路途遙遠,識字率低等客觀原因,實施效果并不理想,只從安南引入過少量文人。最終海漢不得不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大明發配到崖州的囚犯身上,這個群體不但識字率高,而且已經在大明失去了個人前途,更容易吸引其主動選擇入籍海漢。
第二類移民是有一技之長的各行業匠人,這方面的需求缺口也是相當驚人。僅最為常見的泥水匠、木匠、鐵匠等行業,海漢目前的缺口就多達千人以上。雖然海漢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建設職業培訓體系,但其訓練規模卻遠遠跟不上海漢迅速擴張所帶來的人才需求。如新近成立才幾個月的澎湖基地,就存在著嚴重的專業匠人缺口。
在攻下澎湖之后,從大本營派遣過來的匠人全加在一起還不足二十人,如果不是福建方面派遣了大量民夫到澎湖協助完成基建工程,澎湖基地投入使用的時間大概要往后延遲至少三個月以上。而自從移民營地開始接收北方移民,這種專業人員短缺的狀況才稍稍得到了緩解在登記鑒別移民身份的過程中,本地就已經對新移民當中的匠人不動聲色地進行了截流。
雖然執委會現在還對澎湖基地的這種行為睜只眼閉只眼,但大家都很清楚這種截流只是短期手段,不可能長期使用。如果未來要開發臺灣島,那還是得想辦法引進更多的專業匠人才行。
而第三類緊缺的移民就是各種專業服務人員,比如說端茶倒水侍奉人的丫環。對于穿越者們來說,目前最為艱苦的時間基本都已經過去了,而給所有穿越者必要的生活享受和個人福利也已經逐步提上議事日程,畢竟絕大多數人參加穿越的主要目的就是想來這個時空做人上人,好好享受一把榮華富貴。現在雖然還沒有到排座次封侯拜相的時候,但以海漢目前所具備的經濟條件,要給所有穿越者配上基本的生活服務人員倒也已經不存在太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