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歸屬權必須要在交易條件中卡死荷蘭人。”錢天敦沒有立刻回答厲斗的問題,而是繼續說明自己的意圖“荷蘭人在能夠完成交易條件的前提下,我們才承認大員港的歸屬權,如果條件不能達成,或是交易終止,那么相應的交換條件也就自動作廢。”
“所以如果什么時候他們沒法向我們移民人口了,我們也就不用承認他們在大員港的地位了”厲斗眼睛一亮,立刻明白了錢天敦話中所藏的貓膩。
錢天敦點點頭道“就是這個道理。荷蘭人無非是想拖時間來完善他們在大員港的防御工事,可是靠這種手段拖出來的時間能起到多大作用我們建設殖民地的速度難道不比他們快上若干倍就算他們能在一兩年之內修完熱蘭遮堡,在實力對比上仍然會處于絕對的劣勢。而我們拿同樣的時間來開發臺灣島,你說一兩年之后會是什么樣的局面”
“我雖然現在想象不出來,但我們的新殖民地要碾壓荷蘭人的大員港應該是沒問題的。”厲斗心領神會地笑著應道。
荷蘭人由于自身的資源短缺,即便有引入移民的渠道,也無法充分利用起來,因此大員港的殖民地規模發展得極為緩慢,而海漢在這方面卻有著極大的優勢,有良好的物資保障體系和完善的移民管理系統,更有強大的基建和農業開發能力,保證移民入籍后能夠迅速轉化為生產力。荷蘭人想用向海漢移民的方式來為自家的殖民地換取更多的發展時間,但這樣做的長期后果只會是雙方實力差距的不斷加大。
如果是別人登陸臺灣島,還不至于讓荷蘭人感到太過慌亂。比如西班牙人前幾年已經在臺灣島北端的雞籠港設下了武裝據點并修建了港口碼頭,但荷蘭人很清楚西班牙人的殖民能力也并不比自家強到哪里去,要把距離其遠東總部馬尼拉如此遙遠的海岸據點變成真正的殖民地,西班牙人起碼得在當地再經營個十來年才行。
但這個登陸臺灣島的勢力換作海漢,那事情的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海漢人的基建能力早就名聲在外,即便沒有踏足過海漢控制區的人,也大多聽過那些曾經踏足三亞港和安不納港等地的同行們描述過當地的景象。三亞就不用多說了,那畢竟是海漢人的老巢,僅憑其現在“南海第一港”的稱號就能想象中有多么繁榮,但安不納群島被海漢人占領的時間不過一年多,當地的狀況卻已經與荷占時期截然不同了。
海漢人不但在很短的時間內重建了安不納港的碼頭和港口設施,而且還在島上興建了大量的種植園,開墾的面積據說已經超過荷占時期十倍以上。而與此相應的就是源源不斷被運到當地的移民,一點一點地斷絕了荷蘭人奪回當地的念想。當然了,在這個過程中與海漢進行奴隸貿易的那些荷蘭商人,無疑也是變相助長了這個過程的加速進行。但利字當頭,誰會對白花花的銀子不動心呢
如果讓海漢人在臺灣島西海岸建立起據點,那么可以預見的是海漢的殖民點會像瘋狂生長的藤蔓一樣迅速填滿這個島上的空隙,就如同他們之前在海南島上所做的那樣。而僅僅在島上占領了大員港這一片小小區域的東印度公司,肯定會被對方將自己的生存空間壓縮得越來越小。而且海漢人所選定的登陸地點在大員港以北大約兩百里的位置,這個地方與澎湖一左一右隔海相對,從位置上看這兩點之間的連線正好可以完美地切斷大員港北上前往東北亞海域的航線。
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島上設立據點的主要目的就是打通南洋至東北亞地區的貿易及殖民航線,如果海漢在臺灣島西海岸殖民成功,那么這條航線在海峽內的航段在未來就將徹底受制于海漢,而這種走勢對東印度公司來說是不可接受的改變。就算現在東印度公司在大員港的力量已經無力驅逐海漢人,但出于保全自身利益的考量,也必須要盡力阻止海漢人實施接下來的計劃。
當然了,在失去了武力優勢之后,東印度公司現在可以采取的手段也已經為數不多。以海漢以往的行事作風,顯然也不會吃言語威脅那一套把戲,唯一比較可行的做法,就是由東印度公司拿出某種海漢感興趣的條件,換取海漢在臺灣島建立殖民地這件事情上的收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