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海漢對李家的支持不僅僅是表現在生意方面,崇禎元年人家二話不說直接就派了幾百大兵到李家莊解圍,打敗了圍困當地流寇大軍。之后更是協助李家搞起了護鏢生意,以“金盾護運”今時今日的實力,隨時都能拉出七八百全副武裝的護鏢隊來,只要不是造反,自保肯定無虞了。明眼人自然看得清楚,這“金盾護運”的護鏢隊除了穿的制服之外,其他的基本都跟海漢人手下的民團一模一樣,帶隊的鏢師也多是從海漢民團退伍下來的老兵,這護鏢隊只要換一身皮,立刻就能變身海漢民團。
就算大明沒什么人知道“帶路黨”這個稱呼,但只要是在兩廣地區商場官場有點地位的人,至少也能看得出海漢與李家之間的利益瓜葛非同一般了。跟李家三少爺混個臉熟,說不定在三亞遇到什么事情需要幫忙,讓李三少爺出面跟海漢人打個招呼就搞定了。
李奈自己當了兩年多掌柜下來,棱角也磨平了不少,不像以前那么自我意識過強了,認識不認識的人與他打招呼,他都會帶著笑臉一一給予回應。雖然他也知道很多人只是想在他這里混個臉熟,或者借著他的名號跟海漢高層搭上關系,但這并沒有讓他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
從車站廣場出來,到李奈落腳的別墅,也就兩里多不到三里地的距離,一路跟人打招呼,竟然花了一個多小時才走過來。等他到了自家院子門口,已經到了掌燈的時候。好在之前他下船的時候就派了別的隨從過來打前站,此時倒是已經收拾準備停當了。常駐在這里的三名仆役站在大門口,低頭躬身迎接他的到來。
李奈的這處兩層別墅占地約莫一畝,完全按照海漢的設計風格建造,而非傳統的中式院落。一樓是會客室、餐廳、廚房和仆人住所等等,二樓才是他的私人空間,包括有兩間帶全套海漢衛浴設備的臥室,一間起居室和一間書房。別墅的門窗大量使用了本地出產的平板玻璃,家具和鋪設的地磚則全部是從廣州運來,光是花在這裝修布置上面的銀子就足以在附近的居住小區買一套中檔的花園公寓了。
別墅坐南朝北,其中一間臥室的窗戶推開便能看到近在咫尺的臨春河,海漢人將這種位置稱之為“江景房”,光這一點就讓這一棟別墅比靠東看不到江的別墅貴了兩成。當然了,這對幾年前就已經腰纏萬貫的李奈來說只是小錢而已,能夠花一點錢讓自己的身心感到愉悅,這又何樂而不為呢
李奈上樓洗漱一番,換了套舒服的家居服,便下樓吃飯。駐留在這里的三名仆人中就有一名是專門挑選的廚子,每年都會到海漢人辦的廚師培訓班進行兩次進修學習,以保證他做出來的菜品口味與勝利堡里的海漢首長們吃到的完全一樣。當然了,廚房里所用的各種調味料和香料,也基本是全部照搬勝利堡的標準配備,就連廚房里的灶都是李奈當初托了關系,讓陶東來那邊派了專人過來監工搭建的,為的是確保火候也能達到同樣的標準。
李奈很佩服海漢人在一些生活細節上講究品質的做法,所以他有意無意之間也會效仿,盡量讓自己的生活方式與模仿對象保持一致。他認為這將有助于自己去體會和學習海漢人的思考方式,至于這樣做到底有沒有實際的效果,李奈認為這次自己趕來三亞的原因就是最好的證明了。如果不是充分理解了海漢人的思維方式,并且從其角度出發去看待局勢變化,的確很難推斷出海漢接下來的規劃打算。
由于李奈這次來得倉促,別墅的廚子并沒有提前采購一些時鮮食材,不過還是克服種種困難,照著李奈的個人喜好,給他做出了全套的西式牛排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