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管實際的經過是如何,很顯然目前主動權是掌握在海漢手中,光是澎湖的駐軍就夠大員港喝一壺的,荷蘭人肯定不敢主動跳出來挑釁。海漢人甚至不用真正動手,就能對大員港起到足夠的震懾作用。這樣的局面讓董煙云在羨慕之余,其實也有些小小的失望,他倒是挺希望雙方的爭端會上升到戰爭階段,海漢勢必會向福建官方尋求后勤方面的協助,到時候福建官方才能有更好的理由介入臺灣事務。
但現在看來這種想法大概是要落空了,海漢不但獨力擺平了荷蘭人,而且已經在臺灣島上擺開了陣勢修建港口了。而且據楊運所說,這港口位于大員港以南,那建成之后跟澎湖南北呼應,隨時都可以掐斷大員港南北兩邊的航道,荷蘭人現在吃這悶虧還不打緊,以后恐怕要跪下來叫爸爸才行了。
“據說臺灣島上土人兇惡成性,貴方可想好應對之法”董煙云又想到了另一個海漢可能會面臨的困難。不過他問出口之后立刻就后悔了,以海漢做事的風格,既然人都已經上島了,難道會沒做相關的事前準備嗎自己都知道島上的土人不好相處,難道無所不知的海漢人會不知道
果然楊運笑著應道“此事首長們早就已經有所安排,我們登陸建港附近的土人,也談好了和平相處的條件,相信一兩年之后,他們便會成為海漢的擁護者,一如海南島上的黎苗山民一樣。”
海漢能在海南島上讓桀驁不馴的黎苗兩族變得馴服,這個成績就算是大明官方也只能服氣。這幾年里越來越多的黎苗青年走出了大山,開始進入到海漢打造的社會體系當中。類似符力、黃雀這樣的佼佼者,甚至已經進入管理層當中,掌握了一定的權力。
海漢對黎苗兩族的策略并不是什么秘密,只要到過海南島上幾座大城的人基本都聽過當初寧崎帶著工作隊去田獨找黎人商議合作的故事,而這基本就是之后海漢拉攏收編島上黎苗山寨的范本。
但海漢能夠完成的事情,別家卻很難照搬。一方面大明官府一向都只將黎苗視作下等庶民,根本不愿花費氣力和金錢去改變這些山民的生活狀況,另一方面就算有官員善心大發之下想要拉這些可憐人一把,也著實沒有什么好的辦法。不管是工作和受教育的機會,還是讓其學會能賺錢養家的高級生產技能,地方官府都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實現。
而普通富商就更難實施同樣的措施了,公信力和組織能力尚且還比不了官府,又不能像海漢那樣對未來所能獲得的盈利有一個比較準確的預估,即便有想法也未必有這個魄力去做。
臺灣島上的土著部落,文明程度比起海南島上的黎苗兩族尚有不如,畢竟這里的土著完全就是沒有國家背景的一盤散沙,而海南島上的絕大多數的黎苗山寨都是接受大明官府的管束,不少寨子里的負責人甚至還有象征性的官職在身。相較而言,要馴服臺灣島的土著,或許還會比較容易一點,因為他們更容易臣服于海漢人所帶來的各種“神跡”。
在董煙云的要求下,楊運帶他去船尾參觀了一下船員住的普通艙,果然是要比他所住的高等艙擁擠了許多。在與高等艙差不多大的空間里,擺放了兩張三層床,而中間的過道狹窄到剛好能容兩個人錯身而已。艙室內連坐的地方都沒有,進來要嘛站著,要嘛就只能躺平。董煙云看了之后,倒也不好再向楊運抱怨自己所住的艙室太狹小了。
午餐雖不豐盛,但飯菜倒都是新鮮的熱食。這船上設有燒煤球爐子的廚房,火頭一直不熄,隨時都有熱水熱食供應。雖然船上的舒適性一般,但至少三頓飯都能按時供應,吃飽肚子還是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