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在高橋南眼中看來也并非無懈可擊,西班牙人因為武器性能的限制,他們的防線距離海岸線僅僅就只有百米左右。就算這樣,他們手中的火槍大概也只能隨緣射擊,靠臉命中,能夠真正發揮出來的殺傷力已經極其有限,還是得靠那幾門火炮打主力了。而他們所不知道的是,海漢的艦炮射程遠超歐洲同行,基本都在兩百米以上,甚至一部分火炮可以達到三百米,只要抵近海岸進行炮轟,就已經足以將這道防線籠罩在射程范圍之內了。當然了,從海上向陸上目標進行炮轟,命中率肯定相當低下,想要以此來消滅這道防線上的守軍是不太現實的,只要能為陸軍爭取到登陸的時機就夠了。
海漢艦隊在海面上緩緩地劃出了一道弧線,調整好隊形,然后以側舷對準了岸邊。盡管海漢艦隊距離岸上西班牙軍的防線至少還有兩百米距離,但擺出這個架勢卻是目的非常明顯了。西班牙軍中也不是沒有能人,一見之下就明白了海漢人打算干什么,立刻便下令防線上的步兵進入隱蔽位置。
這條防線只是昨晚連夜架設的臨時工事,除了幾個炮位之外,其他區域只有一段一段用土包石塊壘成的胸墻,以掩護步兵在其后面完成集結。這種防御手段擋一擋步槍子彈或許效果還不錯,但對于炮擊就實在難以奏效了。
“開炮開炮”有反應快的西班牙軍官立刻向旁邊的炮手下達了命令,這個時候也顧不上再請示坐鎮后方的阿爾卡拉索大人了,再不開炮或許等下連反擊的機會都沒了。
雙方一海一陸,一攻一防,幾乎在同時開火,炮彈劃出弧線在空中交錯而過砸向各自的目標。海漢一方在火炮數目上占據了絕對優勢,但要擊中岸上這道縱深較窄的防線,多少還得看運氣。而西班牙人雖然只部署了十門火炮在這道防線上,但岸炮對艦炮的命中率優勢十分巨大,何況這一排海漢戰艦的個頭也著實不小,在瞄準上并沒有太大的困難,兩百米左右的距離上,瞄個大概就基本能保證不會脫靶了。
第一輪的炮擊,火炮數量較少的西班牙一方反倒獲得了更高的命中率,但這個時候西班牙人才發現他們在武器上的劣勢可不僅僅只是數目而已,小口徑的六磅炮在這個距離上竟然無法直接擊穿海漢戰船的側舷,打中船板之后僅僅只是砸出了一個凹坑就被彈入水中,根本未能達到擊傷效果。
這也是海漢的軍規標準定得高,船板用得足夠厚,換做同等噸位的民用船只,側舷船板就擋不住這個距離上飛來的炮彈了。西班牙人要想達到擊傷的效果,要嘛將炮擊距離進一步拉近,要嘛就只能通過加大裝藥量或者換用更大口徑的火炮來實現了。
將距離拉近或者臨陣換炮都不可能實現,所以西班牙人選擇了加大裝藥量,以此來增加炮彈出膛初速的辦法,不過由于他們的火炮數量太少,發射頻率上肯定不及排出車輪陣陸續進入射擊位置的海漢戰船。在西班牙陣地上的炮擊停下之后,第二艘探險級戰船正好進入射擊位置,側舷的十余門火炮次第向岸上傾瀉了炮彈,而這次就有一發炮彈十分幸運地擊中了岸上一個炮位前方的防御墻。雖然沒有直接命中炮位,但防御墻飛濺而出的碎石卻瞬間擊傷了炮位上的三名炮手,導致這個炮位暫時失去了戰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