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崎是一個有很多不同面貌的港口城市,會在當地看到唐人町,孔子廟,也會有西方的教堂,說起來跟廣東的濠鏡澳,舟山的老雙嶼港比較相似。”天草四郎在航程中向陳一鑫介紹長崎當地的狀況,他曾經在長崎生活過一段時間,所以對當地也比較熟悉。各國的海商和水手帶來了不同的文化,使得長崎當地的風土人情都呈現出獨特的多元化態勢。
當船隊駛入長崎灣,陳一鑫就更為直觀地感受到了這個地方為何會成為長期以來各國水手海商的共同選擇,這里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的長條狀港灣的確是條件上佳的天然良港。以軍事眼光來看,港灣入口處兩岸的鉗形高地也是絕佳的防御地形,只需架上數門火炮,就可以完全封鎖港區的出入航道。如果讓海軍和海運部那些激進分子看到,肯定立刻就會叫囂要把這里占下來。
作為一個匯集了各國商人的綜合貿易港,這里對于外來者的態度倒是很友善,這支海漢船隊駛入港灣后,也并沒有引發任何混亂。不過岸邊金發碧眼的歐洲水手看到桅桿上的紅藍雙色旗之后,都是難掩臉上的吃驚神色,想必他們也是很詫異于會在這里看到海漢的帆船出現。有腦子轉得快的人,大概已經在盤算海漢人出現在這里的真實目的了。
碼頭上有專人將他們引入到一處空著的泊位靠岸,然后港口管理人員登船向他們詢問了來此的目的,并作了記錄。此外在這里使用碼頭需要繳納一定數額的停靠費用,陳一鑫便讓人先繳了三天,因為這個地方需要多逗留一點時間進行考察。
陳一鑫在一群護衛的簇擁下剛下到岸上,便有一幫本地人圍了過來。他們倒不是來乞討要錢的,而是請求新來的商人老爺雇傭他們其中之一當本地向導。陳一鑫也懶得理會這些瑣碎的事情,便將其交給了天草四郎處理。
天草四郎雖然在長崎生活過一段時間,但那已經是多年之前的事情,對于這里的現狀,他也不敢說比這些本地人更清楚。不過他還是很謹慎地先問了一下價錢,基本上都是一錢銀子一天,也有那么一兩個號稱自己有特殊關系,可以替他們給本地官員傳話的家伙,喊價三錢銀子一天。
天草四郎心知這些喊高價的人有可能只是在吹牛,就打算從報價低的人中間雇一個,不過陳一鑫卻阻止了他的做法“就雇價格高,有幾個雇幾個,我們不差這點錢。”
天草四郎雖然不明其意,但還是照著陳一鑫的意思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