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漢對于海上防務的分工倒是沒有太多的忌憚,雙方的海上武裝在實力上的差距太大,不是海漢幫助他們打造幾支艦隊就能改變的。而且安南軍方對于海漢的軍備有著極高的依賴性,如果失去海漢的支持,安南官軍的戰斗力很難持續太久。說白了安南海軍能有多少戰斗力,其命脈還是掌握在海漢手中,海漢不支持的話,安南永遠都別想在南部駐扎海軍。不過這個道理只有當事者明白,那些只混跡于朝堂之上的文官卻根本不知道其中這些貓膩。
而這種依賴性極大的軍事合作方式給安南帶來的“好處”可不僅僅是節約兵力和軍費,安南軍方上上下下,只要跟軍事合作相關的人員,多少都從其中得到了很實際的好處,甚至連來此視察的鄭柞,也是既得利益者名單中的一員。
海漢與安南官方高層最初的接觸便是由鄭柞出面,之后的各種協議和合作事宜,也幾乎都有鄭柞的參與。由于海漢介入安南的時機正好是其內戰期,雙方的官方關系基本都是建立在軍事合作的基礎之上,而軍備采購的豐厚利潤也為海漢給鄭柞這樣的經手人和決策者奉上“回饋”了不少方便。
遇到鄭柞這種層面上的人物,再直接送什么金銀財寶都顯得太低端了。安南雖窮,但也是幅員千里的一個國家,而鄭柞未來將會繼承這個國家的實際統治權,如果給他這種人送真金白銀,送得少了人家根本看不上,送得太多又難免影響自家的利潤,所以商務部門給出的好處要更為隱蔽也更為高明。
鄭柞從商務部這邊拿到了絕大多數海漢商品在安南的專營權,僅此一項,他每年的進賬就可達百萬。而他所需要做的,就是保障雙方之間的軍事合作關系和安南每年向海漢下達的巨額軍購訂單不會中斷。當然能達成這種默契交易的前提,也是因為安南的確有這方面的需求,而唯一能夠幫助他們的就只有海漢,天然的壟斷必然帶來暴利,海漢所做的便是從這種暴利中抽出一部分,回饋給安南統治階級中的重要人物。
這種手段不顯山不露水,安南的權貴們收好處也收得安心,不用擔心在朝堂上被人彈劾,而且可以長期受益,用海漢人的術語來說,這就叫做“可持續發展”。當然安南人的野心不會止步于此,這次鄭柞南下來與顏楚杰碰面,除了帶兵進行軍事演習之外,也還有其他的合作項目想要與海漢商議。
“顏將軍,上次由父王向貴方提出的建議,不知考慮得如何了”在參觀完戰船下水儀式之后,鄭柞便主動向顏楚杰問起了正事。
顏楚杰應道“如果我沒記錯,小王爺說的是對付占城國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