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杰入主這里之后,除了招商開發經濟作物種植園之外,還在本地開發了一個還算比較獨特的貿易項目,那就是奴隸貿易。西方殖民者從巴達維亞等地源源不斷地運來奴隸,用人口在這里交換海漢和大明出產的商品。而安不納島因為地理位置特殊,在對外貿易方面也享受了一些政策上的傾斜,可以借助轉口貿易賺取利潤用于建設本地。
從安不納口岸輸入的奴隸人口一部分被運回三亞進行再分配,另一部分則是留在了本地充當勞動力,其中也有一部分幸運兒被選拔進了羅杰組建的多國部隊中服役。之所以說這些人幸運,是因為他們在入伍之后很快便能得到申請加入海漢籍的機會,這至少要比他們那些留在種植園當民工的同胞提前了半年到一年的時間。而且入伍就基本意味著他們今后的生活有了保障,這個也就比普通的歸化民要憑空高出了一截。
海漢在建設初期從hn島向安不納島運輸了幾批漢人移民之后,后續的人口輸入基本都是依靠奴隸貿易。因此島上的人口結構在這兩年中也有顯著的變化,從最初漢人占據總人口的多數,到后來比例逐漸下降,如今島上的五千多常駐人口當中,漢人只占了約莫四成左右,剩下的人口便如萬國博覽會一般,不同膚色、信仰的人種混居在一起。根據民政部門的統計,目前安不納島上的人口來源已經超過十個國家,復雜程度堪稱是海漢統治區的第一位。
如此復雜的人口構成當然也帶來了不少問題,語言、文化、風俗的不同使島民的融合面臨著重重困難。不過外來人口有一多半都是以奴隸方式輸入本地,在獲取歸化籍之前,他們都沒有什么個人的權利可言,主管部門可以強制安排這些人同吃同住,以硬性手段來改變他們原本的生活方式,來適應海漢領導下的社會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