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不同的訓練對象,其訓練內容也是不一樣的。比如現在在訓練場上的多國部隊所使用的武器,在這里接受培訓的非海漢人員就根本摸不著,而對于射擊技能掌握的要求,內外也會有著比較大的差別。
“目前每個月會給這支部隊安排兩次實彈射擊訓練,這已經是我能夠做到的上限,不然就只能從其他地方壓縮軍費開支了。”羅杰一邊介紹情況一邊也不忘適時叫苦。
顏楚杰則是自動排除掉了羅杰所說的后半部分,只要是在外面帶兵駐守的將領,大多都會找各種理由叫苦,目的無非就是要申請更多的軍費來充實自己麾下部隊的戰斗力。如果軍委要試圖去滿足每個人的要求,那現有的軍費預算再翻個三四倍也不夠用。
目前駐安不納島的部隊所裝備的步槍是海漢民團現在仍然大面積列裝的三一式,這種后膛燧發槍的作戰性能已經領先了本世紀的競爭對手一大截,雖然海漢軍工手中還掌握有更先進的型號,但考慮到制造和使用的成本問題,軍委還并沒有打算要大面積更新武器。
要教會這些從未使用過步槍的士兵如何運用這種武器在戰場上殺敵,其步驟肯定比冷兵器的使用要麻煩得多,不過冷兵器入門門檻雖低,但沒有數年時間的持續訓練就很難成為高手,而步槍只要學會聽從指令,裝彈瞄準開槍就夠了,智力正常的人幾天下來就能掌握基本的操作要領了。海漢民團訓練新兵的周期是百天左右,而羅杰手底下這支部隊已經練了近一年的時間,就算是正常的練法,其能力肯定也超過普通的新兵部隊了。
顏楚杰饒有興趣地舉著望遠鏡觀察了士兵們的實彈打靶訓練,他注意到羅杰并不只是單單訓練士兵的隊列射擊技能,也結合訓練場的設施和地形,加入了散兵線戰術。這種戰術原本是在19世紀后期伴隨后裝線膛槍的出現才開始在戰場上應用,戰斗時每個士兵之間拉開較大的間隔,短時間內可以完成行軍隊形與戰斗隊形的互相切換,能較好地把火力、運動和突擊結合起來。
不過這種戰術對武器、單兵素質和一線指揮官的要求都比較高。新兵入伍所受的訓練都是結陣作戰,一旦失去了整齊的隊列,士兵們很有可能就會在戰場上變成一盤散沙,不知所措。目前海漢民團的部隊當中,也就只有錢天敦的特戰營等極少數作戰經驗豐富的部隊開始在使用散兵線戰術,大部分部隊還是在繼續使用以前保守的排隊槍斃式戰術。
“這些士兵都能夠聽懂指揮官的命令”顏楚杰向羅杰問道。
“基本的指令都能聽懂,他們白天訓練,晚上還有文化課的培訓,就是教他們說漢語,認漢字。”羅杰介紹道“軍中掃盲,也算是提高一下士兵的素質。這前前后后搞了快一年了,就算不會寫,至少也會說會聽了。”
顏楚杰又看了一陣,才意猶未盡地放下望遠鏡說道“把部隊集合一下,我想近距離看看這些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