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艦隊計劃沖這里折向往南穿越爪哇海,對爪哇島的北海岸線進行一次全面的巡航。這趟航程最大的風險并不是盤踞在爪哇島西端巴達維亞的荷蘭人,而是占據了這個島大部分區域的馬打藍王國。
爪哇島地形狹長,東西長約970公里,南北最寬處約160公里,面積超過12萬平方公里,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火山眾多,海拔3000米以上的火山就多達14座。這個地方地處太平洋地震帶,地震的頻繁程度超乎常人想象,每年大小地震多達千次,并不是一個真正的宜居之地。
在十三世紀末期,忽必烈曾派出千艘戰艦組成的大軍從fj泉州出發遠征爪哇,不過結果不太理想,當時爪哇統治者,滿者伯夷國王克塔拉亞薩先降后叛,擊退了元軍。而到了目前這個時期,滿者伯夷國早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當中,取代它的馬打藍國疆域更大,實力更強,不但占領了爪哇島的大部分地區,而且還將勢力范圍擴張到婆羅洲南部和蘇門答臘島東部。只可惜他們去年攻打巴達維亞勞而無功,如果把荷蘭人逐出當地,那基本就宣告整個爪哇島都納入其統治之下了。
馬打藍國對荷蘭人充滿了敵意,但這并不表示他們就會把海漢當成自己人,如果要以對外擴張的野心程度而論,馬打藍國的統治者剌登郎桑大概并不會比海漢執委會差多少。如果他了解海漢人在過去幾年中的發展軌跡,那么很有可能就會將海漢視作競爭對手。
但顏楚杰并不想走馬觀花地在外海走一圈了事,執委會出發前曾提出要求,希望他能帶隊前往爪哇島上的泗水、三寶壟、井里汶這些港口看一看當地的發展狀況,如果有可能的話,能跟馬打藍國談一談貿易合作更好。
當然聯合艦隊對此也不是毫無準備,南下的時候就已經聯系了幾名與馬打藍國有生意往來的大明商人,讓其派人從安不納島上船隨行。艦隊向南穿過爪哇海駛抵泗水東南的馬都拉島附近時,便派出一條補給船裝著幾位明商使者,前往泗水港與馬打藍人接觸,通報聯合艦隊希望入港補給的請求。
泗水這個地方其實目前的名稱是蘇臘巴亞,而漢名“泗水”,原本是明末清初漳州兵災之后,大批fj閩南漳州府龍溪縣移民南下來到爪哇,帶來了閩南的民間信仰“泗州佛祖”,并建廟供奉。后來這些供奉神靈的廟宇“泗水廟”,慢慢就演變成了這個地方的地名。還有另一種解釋是“泗”意味著游泳,泗水就寓意著漢人背井離鄉到南洋謀生的這種狀況。
雖然在目前這個時期,這地方還沒有泗水這種叫法,但海漢人手里的地圖上全部都是將這里標注為“泗水”,所以也就將錯就錯地沿用了下來。這里從中世紀開始就是爪哇島上最主要的對外港口之一,在巴達維亞崛起之前,爪哇島的進出口貿易有超過七成都是在這里完成,足見其地位的重要。
海漢這邊派出的使者口才應該非常不錯,居然就說動了泗水港的馬打藍人允許他們在當地獲取補給。不過馬打藍人也十分謹慎,聽說對方是一支艦隊之后,便要求先派人出海看看狀況。這一看差點就把馬打藍人給嚇回去,只要沒瞎就能看出來這支艦隊里有八成的船都是戰艦,而且有幾艘的體積比起巴達維亞的荷蘭戰船還大出不少。這種陣勢,馬打藍人哪敢將艦隊放進港口去,要是海漢人心懷叵測,港內的守軍估計根本就守不住這支軍隊的攻勢。
好在顏楚杰很快了一個折中的新方案,即讓艦隊在泗水海峽對面的馬都拉島附近靠岸,只派出補給船前往泗水港內采購所需的補給。當然了,顏楚杰也沒忘了要求在此期間能夠與本地的管理者進行會晤,以期加深彼此的了解,順便商談一下雙方開展貿易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