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這種金屬的延展性可以用來制成極薄的錫箔,而且不會生銹,可廣泛用于食品保鮮防腐方面,錫罐就是在鐵皮上鍍了一層薄薄的錫,有了這種技術之后,海漢就可以大量生產罐頭食品,這無論是對民生還是對軍事而言,都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另外化學性質穩定的錫,在抗腐蝕方面的特性也將會給海漢的化工工業帶來極大的進步。
此外在軍事方面用途極廣的青銅,其中就含有百分之五的錫。海漢目前在石碌的礦山已經有了穩定的銅礦出產,再加上錫礦,今后部隊裝備的鑄鐵炮就有望逐步更換成性能更好壽命更長的青銅炮了。而在海軍艦船上廣泛使用的錫黃銅,也是一種由錫組成的合金。
當然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用途,就是制造印刷所用的活字,一般概念中的鉛字,其實也是一種錫合金。當這種產品大量應用到印刷業之后,海漢的文化宣傳領域顯然又能獲得極大的進步了。鉛字印刷的成本遠遠要低于目前大明仍普遍采用的雕版印刷術,雖然江浙一帶也有自制銅活字、木活字的印刷作坊,但其生產能力與海漢相比,那就遠遠不是一個檔次的了。屆時海漢書籍印刷品沖擊大明文化市場,也是可以預期的狀況。
根據穿越前所搜集的資料,勿里洞島上有大量可露天開采的錫礦礦脈,所以這就讓海漢拿下此地的理由又多了一條。以前不來搶這個地方,那是因為海漢自身實力有限,對勿里洞島鞭長莫及,但現在海漢在遠東地區的海上實力明顯已經勝過了荷蘭人,那自然是要一步一步地奪取類似勿里洞島這樣的資源出產地了。
艦隊離開荷蘭人駐地之后并沒有走太遠,向西走了大約二十海里就靠向海岸,放下了幾隊人馬上岸勘察這里的地表狀況。當然了,有這種登陸考察的機會,章運自然也不會錯過,帶著兩個徒弟背著大包小包就上岸了。
這幾千平方公里的島上人口總和不過萬人上下,算得上是地廣人稀,而且荷蘭人早年對島嶼上的土著居民進行過數次“清理”,所以目前仍在島上的土著部落基本都放棄了容易遭受攻擊的近海區域,遷入了島上的內陸地區定居,因此海漢選定的這處登陸地點基本跟無人區沒什么兩樣。不過為了防止島上有某些意料之外的猛獸出沒,顏楚杰依然是派了一個連的陸軍上岸,保護勘探礦藏和進行生物研究的兩組人馬。
按照事前就做好的地圖標識,勘探小組沒費多少力氣就在距離海岸線僅僅幾公里的地方找到了兩處礦脈,并采集了幾十公斤的礦石樣本。反倒是章運帶著徒弟進到密林里就不想出來,比勘探組晚了兩個小時才回到集合地點。
艦隊離開這里之后從海上繞過勿里洞島的西南角半島,然后折向北航行。在大約五個小時的航程之后,艦隊來到了一處河流入海口。這里依然能夠看到以前土著部落生活留下的遺跡,不過現在已經在荷蘭人的反復清剿之下變成了無人區。
這個地方便是軍方所選定的落腳地,雖然這里的河口并不算很寬闊,所能修筑的港口規模也仍會比較有限,但這條河的上游便有較為集中的錫礦礦脈,可以利用水利條件將礦石運至海邊進行加工處理。當然如果日后條件成熟,也可以按照開發石碌鐵礦的方式,在海邊的冶煉車間與礦場之間修建一條貨運鐵路。這條鐵路的長度可比昌化到石碌的那條線路短多了,直線距離大概只有其四分之一左右,建設費用也會隨之而減低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