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審訊的深入,案情的真相也一點一點被挖掘出來。波斯商人哈桑是一名為西班牙人秘密傳送情報的信使,這次來到三亞也帶來了馬尼拉當局的密信,并通過南洋閣約見了潛伏在本地的情報人員杜達。但出于某種原因,杜達對哈桑采取了滅口措施,并試圖偽裝成意外來逃避追查。當然這招并沒能奏效,最終還是因為留下的蛛絲馬跡被海漢警方發現了破綻。
當杜達發現警方正采取懸賞告示的方式來調查哈桑命案的時候,首先想到可能會暴露自己的隱患便是南洋閣。只要警方找到南洋閣去一打聽,就不難知道哈桑來這里與他接頭的事情。于是他立刻通知黎秦,要其盡快解決掉蘇通這個隱患。這黎秦沒有杜達那么多的套路,但倒是知道蘇通家中的狀況,于是便趕在蘇通到家之前遷入院子,然后趁其不備從背后用鐵榔頭將其擊殺。
黎秦干完這事之后也知道自己很有可能會受到懷疑,本來就打算好要在天明后乘船出逃,只要離開三亞,別的地方大可去得。但千算萬算他也想不到自己前腳剛殺死蘇通離開,調查此案的專案組后腳就到了事發現場,而且還連夜部署了搜捕兇手的措施。這樣一來,黎秦原定的逃亡計劃就變成了破裂的肥皂泡,只能另尋離開三亞的辦法。
最后黎秦所想到的辦法就是從田獨穿過峽谷前往鐵爐港,看看能不能在當地搭乘運鹽船離開這里。黎秦雖然知道田獨與鐵爐港之間有一條捷徑,但卻不知道這條通道并不允許普通人穿行,只有專門的物資運輸隊伍才能憑借證件在這里通行無阻,而居住在峽谷中的符山峒黎人,便擔負著護衛此地的任務。像黎秦這種不明所以試圖通過當地的人,自然就被堵了個正著,慌亂之下很快被黎人民兵察覺到不對勁,便將他扣下并報告了田獨警方。
但黎秦對于他的頂頭上司,代號杜達的男子,所知的狀況卻并不多。除了大致的外形相貌之外,他甚至不知道對方在三亞本地的公開身份是什么,更不用說落腳地了。而他們之間過往的聯系,全都是對方按照一定的時間安排主動來南洋閣,一直是由杜達向他下達指令,而他卻并不知道杜達的日常動向。
“先找人畫圖,然后通知各單位協查。”得到通報后的任亮向專案組作出了指示“只要這個人還在三亞,就一定要把他翻出來”
蘇通是目前偵破哈桑命案過程中發現的唯一一名比較明確的知情人,也許只有他才知道哈桑前往勝利港的真正目的,那極有可能是哈桑遇害的真正原因當然了,現在也可能成為了他被謀殺的原因。
盡管目前還沒有確實的證據能讓蘇通案與哈桑案并案,但專案組這幾個人卻都下意識地認為這兩起案件之間是有著密切的關聯。不過兩起案件的作案手法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也是讓專案組暫時無法下定論的主要原因。
“或許是因為兇手這次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慢慢籌劃一個破綻比較少的殺人方式。”符力提出了一個比較大的可能性“我們貼出懸賞告示征集線索其實只有一個白天的時間,假設兇手也看到了這個告示,他肯定知道哈桑已死并且警方早就發現了其尸體,我們這種欲蓋彌彰的手段不就顯示出了警方正在加緊調查哈桑死因的真相蘇掌柜與哈桑見過面,可能是重要知情人,所以兇手一定要讓蘇掌柜徹底閉嘴來杜絕暴露自己的隱患。他大概也知道我們很快就能查到蘇掌柜身上,但又不可能去商業區那種人來人往的地方動手,于是在第一時間趕到蘇掌柜家中潛伏,等他回來的時候趁其不備就直接下手。”
懸賞告示這步棋在現在看來是起到了雙刃劍的作用,一方面讓專案組省去了大面積排查所需的時間人力,直接精準地獲取了關鍵信息,但另一方面也極有可能讓暗中觀察形勢走向的兇手察覺到了警方意圖,從而搶在警方的前面對重要知情人蘇通下了手。從現在的結果來看,這個措施最終似乎還是弊大于利,反而是讓案件偵破工作陷入了僵局。
張千智道“蘇通死因我們等明天有了尸檢報告再說,但有件事我們現在就得馬上去做。”
符力道“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