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也并不指望能靠著自己的一張嘴皮子就說服葡萄牙人乖乖交出馬六甲海峽的掌控權,雖然他的嘴炮功夫確實了得,但葡萄牙人在當地的利益已有百年歷史,哪會幾句話就能忽悠其放手交權。之所以要對托馬斯提出來,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先給葡萄牙人吹吹風,讓他們心理上能有所準備。
海漢在馬六甲海峽東端出口的星島所部署的基地,其功能就是為了掌控馬六甲海域的制海權并打通南海通向印度洋的航線,為海漢下一步將觸角伸及南亞次大陸乃至中東地區做好準備。這一步棋是海漢長遠發展策略中的重中之重,其戰略意義絲毫不亞于海漢在大明東南拿下福建海峽控制權。不管現在坐鎮馬六甲海峽的是葡萄牙人、荷蘭人還是其他什么勢力,海漢這步棋都是肯定會走下去的,頂多就是出于親疏關系而在態度上有所差異。葡萄牙人答不答應,都不會影響到海漢已經做出的決定。
當然了,考慮到雙方在最近這幾年里的合作關系還算默契,這件事才會由施耐德而非軍方人物來向葡萄牙代表提出,這樣至少在態度上顯得不是那么強硬,留給雙方一點緩沖的余地。假如托馬斯這樣硬邦邦地拒絕的對象換做是顏楚杰,那可能顏某人少不得就得丟一些有分量的場面話震懾一下托馬斯了。但施耐德就不會把話說得那么決絕,他會比較婉轉地表達出海漢執委會在這件事情上所持的態度。
“執委會對于馬六甲海峽的歸屬是非常看重的,不夸張地說,這會影響到我們兩國今后在貿易及其他領域合作的前景。如果貴國拒絕我們的提議,那么可能貴國商人在大明沿海的貿易活動也將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雖然還未正式立國,施耐德還是用上了“兩國”來說明雙方的關系,不過托馬斯不會在意這種細節,葡萄牙人可早就沒把海漢當做普通民間武裝或者商貿組織來看待了。他更注重的是施耐德所說的“限制”到底會是什么程度,對葡萄牙的貿易活動又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但施耐德卻拿捏得極為到位,話點到這里就不繼續往下說了,這讓托馬斯心中隱隱有些不好的預感,他不得不再次向施耐德強調葡萄牙在東西方貿易體系中的作用“施耐德先生,如果貴方貴國真要限制葡萄牙商人的商貿活動,我想這種不明智的舉措同樣也會傷害到你們自身的利益。沒有我們將這些大明出產的貨物運往西方銷售,難道你們海漢能夠將這些貨源都自行消化完嗎”
“那當然不行。”施耐德坦然承認了托馬斯所指出的問題,不過他話鋒一轉道“不過托馬斯先生大概忘了一件事,現在跟我們合作的西方國家可不止貴國一家了。”
托馬斯心中暗自一驚,他的確沒想到施耐德竟然會拿這件事來要挾自己。現今除了葡萄牙之外也在跟海漢人進行貿易合作的西方國家,那自然便是荷蘭了,而雙方關系正常化的契機還是始于僅僅兩個多月之前的安不納島會談,以至于托馬斯并沒有記住荷蘭的這種角色轉換,潛意識中還將其當做了海漢與自家的共同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