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懾號”上上下下的技術革新一共有一百余處,雖然船型沒有大的改動,但整條船的適航性和作戰性能較之前的同型號戰艦都有了比較顯著的提升。不過也正因為如此,海軍認為新艦的作戰方式也需要根據性能的提升做出一些調整,所以以往的訓練方式也不見得完全適用,很多地方還得摸索著改進。這艘船在全部完工之后,也不會立刻入列到某支艦隊當中服役,而是會先作為試驗艦和訓練艦使用一段時間,讓軍官們總結出一套有效的戰法。
這種威嚴級改進型在未來很可能將會部署到馬六甲海峽,軍方認為想要穩穩當當地拿下當地海域,那就有必要派出手上最厲害的戰艦,也好讓某些不安分的人徹底死心。
先期抵達三亞的各國代表在軍方的組織之下,懷著復雜的心情觀看了這艘新艦的出海儀式。看到“威懾號”在兩艘探索級戰船的護衛之下緩緩出港,眾人心中是羨慕嫉妒恨,各種情緒都紛紛涌上心頭。海漢在軍備方面的領先程度,已經是各國拍馬不及,但每年仍會有新式裝備出爐,使得與各國在武器軍備方面的差距越來越大。
但形成這種局面不僅僅是因為海漢手里掌握了許多黑科技,事實上錢才是海漢能夠迅速提高軍力的主要保障,這一艘新艦的造價大概要相當于十艘出口型探險級戰船的總報價了,花費如此之大僅僅是為了打造一艘船,這樣的代價可不是每個國家都能承受得起。也只有海漢這種財大氣粗而且在軍事發展上有明確長遠規劃的勢力,才會下如此血本來打造一艘試驗性質很濃的戰艦。
施耐德也并不指望能靠著自己的一張嘴皮子就說服葡萄牙人乖乖交出馬六甲海峽的掌控權,雖然他的嘴炮功夫確實了得,但葡萄牙人在當地的利益已有百年歷史,哪會幾句話就能忽悠其放手交權。之所以要對托馬斯提出來,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先給葡萄牙人吹吹風,讓他們心理上能有所準備。
海漢在馬六甲海峽東端出口的星島所部署的基地,其功能就是為了掌控馬六甲海域的制海權并打通南海通向印度洋的航線,為海漢下一步將觸角伸及南亞次大陸乃至中東地區做好準備。這一步棋是海漢長遠發展策略中的重中之重,其戰略意義絲毫不亞于海漢在大明東南拿下福建海峽控制權。不管現在坐鎮馬六甲海峽的是葡萄牙人、荷蘭人還是其他什么勢力,海漢這步棋都是肯定會走下去的,頂多就是出于親疏關系而在態度上有所差異。葡萄牙人答不答應,都不會影響到海漢已經做出的決定。
當然了,考慮到雙方在最近這幾年里的合作關系還算默契,這件事才會由施耐德而非軍方人物來向葡萄牙代表提出,這樣至少在態度上顯得不是那么強硬,留給雙方一點緩沖的余地。假如托馬斯這樣硬邦邦地拒絕的對象換做是顏楚杰,那可能顏某人少不得就得丟一些有分量的場面話震懾一下托馬斯了。但施耐德就不會把話說得那么決絕,他會比較婉轉地表達出海漢執委會在這件事情上所持的態度。
“執委會對于馬六甲海峽的歸屬是非常看重的,不夸張地說,這會影響到我們兩國今后在貿易及其他領域合作的前景。如果貴國拒絕我們的提議,那么可能貴國商人在大明沿海的貿易活動也將會受到一定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