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上的臥室艙總共只有四個,范迪門和他的仆從被安排到最大的一間臥室,寧崎占去了另一間,剩下的兩間臥室則是由水手們加上各種各種補給品給瓜分掉了。
相較于這個時代以臟亂差著稱的歐洲帆船,“飛速號”上的潔凈程度讓范迪門真是感到嘆為觀止。而且這艘船的船體除了部分甲板之外,根本就不是木材所造,其船體結構也讓他大感奇妙,跟慣常所知的海漢帆船在船體內外都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寧崎今天則是姍姍來遲,他作為外交和民政兩個部門的主官,最近為了開國慶典是忙得不可開交,雖然陪同范迪門的日程安排在很早就已經定下來,但直到出發時間即將到來的時候,寧崎才匆匆趕到碼頭登上“飛速號”與范迪門見面。
寧崎對安東尼范迪門的了解程度肯定大大超過對方對他的了解,早就已經做過了相應的功課。如果不是海漢的出現讓歷史軌跡出現了偏差,范迪門本來是要等到1636年才能登上東印度公司一把手的位置,然后在此后的數年中將葡萄牙人逐出馬六甲海峽,派兵驅逐了在臺北地區墾殖的西班牙人,并開啟了荷蘭與安南升龍府和日本德川幕府之間的貿易,讓東印度公司在遠東地區的影響力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不過這些顯赫的個人成就大概是沒辦法按照歷史上的記載那樣實現了,除了與德川幕府的貿易關系之外,其他的事情基本上都被海漢人搶在前面完成了。而范迪門所接手的東印度公司完全就是個爛攤子,也不太可能支持他去完成這些豐功偉業。不過從原本的歷史記載來看,寧崎認為范迪門是一個能力很強的官員,在他九年的任期當中完成了許多困難的任務,如果不是因病去世,他的總督任期很有希望超出前任的彼得遜科恩。
寧崎還專門去找施耐德取過經,畢竟施耐德在安不納島與范迪門有過長時間的磋商,對于這個人的情況有更為清楚直觀的感受。總之事前的功課基本都已經做足了,至于說最后這個考試能夠取得多少分,就得看寧崎的臨場表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