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這可是個難題。”范迪門對于海漢的狀況當然也比較清楚,知道海漢治下人口的成分比較復雜,那些來自大明的民眾,自然會對他們曾經擁有的大明國民身份或多或少地抱有依依不舍的心態。
寧崎笑了笑道“是不是讓你覺得有點熟悉據我所知,荷蘭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也在為爭取獨立而奮斗。”
“都說海漢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看來還真不是吹牛。”范迪門與寧崎相處這些時日,也逐漸見識了對方的博聞廣記,寧崎所說的荷蘭獨立史,雖然跟海漢的建國史有著較大的差異,但的確也有一段時期中,一部分荷蘭民眾對國籍歸屬有著比較大的爭議。
荷蘭在中世紀時期是屬于神圣羅馬帝國的領土,不過在十六世紀之前都長期處于封建割據的狀態。十六世紀初,卡洛斯一世繼承了西班牙的王位,接著又當選了神圣羅馬帝國的皇帝,史稱卡爾五世。在他死前把后來歸屬荷蘭的尼德蘭地區和西班牙分封給了他的兒子腓力二世,于是尼德蘭地區就成為了西班牙領地。
1568年開始,這一地區爆發了反抗西班牙統治的戰爭,并在1579年成立烏得勒支聯盟,也就是后來荷蘭國的雛形。1581年來自各地的代表在海牙宣布,廢除西班牙王國對荷蘭的統治,聯盟正式宣布獨立并成立尼德蘭聯合共和國,即荷蘭國。
這個國家成立之初,還是有很多民眾對于自己的身份缺乏認同感,因為在此之前的歷史上這一地區并沒有類似的國家政權存在過,這一點跟在海南島強行建國的海漢的確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很多民眾并不認同自己的荷蘭國籍,仍然堅持認為這里的一切都應該歸屬于西班牙王國。而荷蘭與西班牙之間所展開的獨立戰爭無疑比海漢在海南島所遇到的抵抗激烈多了,自1568年開始的戰爭至今沒有終結,按照歷史軌跡,這場獨立戰爭一直要持續到1648年,西班牙國王菲利普四世簽訂明斯特條約承認荷蘭國的獨立為止,而這場漫長的戰爭因此也被后來的歷史學家稱之為八十年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