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鐵柱解釋之后,才接著剛才的話頭繼續說道“今后等孩子大點了,那還是得想辦法送回三亞念書,要是能多學一些本事,長大了能當個坐堂官老爺,豈不比我這扛槍桿子的大老粗強多了”
“說得沒錯這才是出人頭地的正途嘛”于鐵柱的表態讓寧崎很是滿意,先前參觀小學時的不快也因此而消去了一些“當兵打仗,只要身體完好,人人都做得,但要做官治理國家,那就只能有真才實學的人才能勝任。你想為子孫后代謀個好出身,那還是得走讀書這條正道才行。”
于鐵柱聽得連連稱是,寧崎又繼續說道“這外面的學校,師資力量肯定還是沒法跟三亞比,到時候孩子送回來,我替你安排進勝利堡小學就讀好了。”
于鐵柱趕緊又起身道謝,執委會的首長親自安排子女入學,這可是天大的面子,別人做夢都求不來的。那勝利堡小學里就讀的大部分都是首長的子女,歸化籍干部的后代能入學的,可都算得上贏在起跑線上的幸運兒了。寧崎心中卻是有些小得意,任你軍方在基層怎么動手腳,我只要把歸化籍軍官的子女都盡量安排到教育部直屬的學校里就讀,接受正統的教育,等到下一代人上位掌權的時候,也不致出現軍人當政的局面。
官僚體系中的文武之爭,即便政治制度先進如海漢,也同樣不可避免。這種競爭并不僅僅體現在每年的軍費預算案審議環節和每次對外大規模軍事行動之前的討論會上,對于輿論方向、人才流動的控制,甚至于可能影響到數年后的一些長遠布局舉措,也都是在雙方各自的算計當中。
海漢穿越以來就一直處于快速擴張期之中,對于軍事力量的依賴非常大,這也造成了軍方在海漢政治體系中一直處于比較強勢的位置。哪怕每次與軍事相關的討論上,文官們都會有意無意地設置一些障礙,但大多數情況下最后也只能對軍方的提案表示妥協打天下這種事,終究還是得交給軍隊去干,卡軍隊的脖子也就等同于卡海漢自己的脖子,于自身無益,只是通過這種手段來彰顯一下存在感,避免軍方一家獨大而已。
當然了,文官并不會因此而看輕自己,畢竟打天下靠軍人,這治天下還是得靠文人才行。海漢是擴張與治理并重,文官自然也有自己能夠發揮作用的舞臺。從長遠考慮,今后統治這個國家的主力還是文官,為了防止海漢在現階段軍方處于強勢的局面下逐漸演變成了軍政府,有些必要的牽制預防手段還是得早早用起來才行。
關于軍方的工作,于鐵柱本來是沒有義務向寧崎匯報的,不過寧崎這趟環島考察是屬于欽差大臣的性質,代表的是執委會而非他所掌管的科教文衛體系,在飯局這種非正式場合聽取一下駐軍指揮官的報告也是無可厚非。談完私事之后,于鐵柱便順便向寧崎匯報了海口駐軍的狀況。
目前駐扎在海口地區的部隊有海漢民團陸軍一營的大部分編制,包括三個戰斗連和一個工兵連,另有一個炮兵連因為要參加下個月初的慶典閱兵式,已經提前回到三亞接受隊列集訓去了。此外陸軍還有一支常駐此地的獨立騎兵連,在碼頭上護送寧崎一行人的便是這支騎兵連的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