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這事羅升東也早就在三亞和廣州等地探過海漢人的口風,基本可以確定海漢立國之后并沒有對大明動武的打算,所以喂給熊文燦的這顆定心丸還是很穩的。海漢人要的是兩廣的資源、人力和市場,對占領這一地區卻并沒有表現出特別大的興趣,而且羅升東知道海漢人對大明有一種特別的情愫,雖然言語之間往往透著居高臨下的鄙視感,但卻與大明一直保持著密切的往來,并且主動在避免可能爆發的沖突。
如果不是海漢主動保持著這樣的克制,羅升東認為在兩三年之前瓊北落入海漢掌控的時候,就已經可以建國了。之所以延后了這么長的時間,大概不是海漢的實力不濟,而是要留出足夠的時間處理與大明官方的關系,避免在立國之初就與大明關系破裂陷入戰爭狀態。
在得到羅升東肯定的答案之后,熊文燦便也修書一封,讓他帶給海漢執委會。站在熊文燦的立場,肯定不可能承認海漢的立國有效,也不會派人來三亞觀禮,但還得必須要表明大明官府對于這件事的態度,所以就得要有一個雙方都信得過的人來充當溝通的渠道,而羅升東便是在其中起到了信使的作用。
羅升東雖然不知熊文燦信中的具體內容,但從會談過程就判斷出對方是默認了海漢建國這件事,并不希望因此而開啟戰端這與海漢所持的態度是一致的。把這封信帶回三亞交給執委會,羅升東也算是立功一件了。
返回三亞前,羅升東從廣州拍了一封電報回三亞,告知家中自己的返程時間。南下這一路順風順水,航程計算倒是十分準確,卻不曾想自家的仆人居然在碼頭上險些惹出了禍事來。他一下得船來,便看見周恒行和其身后手足無措的管家,他也知道自己的面子肯定當不起讓周恒行來碼頭迎接,對方出現在這里等待自己,必定是有什么緣故。
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羅升東還是很老練地先向周恒行招呼道“周首長,好久不見,一向可好”
周恒行笑笑道“羅總兵,這趟是從廣州回來”
羅升東應道“回首長,小人此次去廣東公干幸不辱命,現已帶回密信一封,等下便去勝利堡呈交執委會。”
“哦,既然有正事,那就趕緊去辦吧,你這管家連轎子都幫你準備好了。”周恒行順手一指不遠處的轎子“在這兒等你多時了”
羅升東一聽周恒行這語氣有些不對,不敢接他的話,瞪了一眼管家道“怎么回事”
王管家戰戰兢兢上前應道“小人今日包下了這頂轎子,讓他們在這里候著,誰料這幾個轎夫看別人接活眼紅,便想半途先去接別的活。小人氣不過,便呵斥了他們幾句這言語之間有些失當,正好首長路過此地,就不免有些誤會”
羅升東不等管家把話說完,便已經深深一揖道“首長,是在下管教無方,讓您見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