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號停泊的岸邊便是主會場觀禮臺,臺下東側樹立著一支高達1627米的旗桿,這高度也是暗合了穿越團隊來到這個時空的時間。慶典儀式期間,將會在這里升起海漢國國旗,而旗桿的高度可以保證在會場區域內的上萬民眾都能清楚地看到旗幟飄揚的景象。
隨著天色逐漸亮起,越來越多的民眾走出家門趕到一號碼頭外,希望能夠進入會場觀禮。距離儀式開始還有兩三個小時,然而觀禮區外就已經聚集了不下四五千人。負責維持會場秩序的官員見人越來越多,趕緊向上面請示是否提前開始安檢入場,以免這么多人擠在一起發生踩踏事故。
忽然遠處南邊的碼頭上傳來歡呼聲和掌聲,而且連續不停,不知所謂的民眾紛紛望向南邊,只是相隔太遠根本看不到一兩里之外的狀況。消息許久才通過口耳相傳到了觀禮區這邊,原來是受閱部隊正在南邊的碼頭區集結待命,而圍觀群眾看到自家的子弟兵,自然是要大聲叫好以示鼓勵。
類似隊列行進這種練習,孫真只在入伍初期接受過短暫的訓練,之后便是高強度的體能和作戰技能訓練課,以及幾乎無休止的野外拉練,在他看來這種走走步子的訓練應當是再輕松不過,簡直就當是來度假了。不過進入到實際的訓練之后,孫真才發現自己的想法有點太簡單,這訓練內容看著不難,但按照教官的要求操練起來,其實也很是耗費體力。
光是這齊步、正步和跑步的三種主要步伐,每一項都有著諸多的動作要領和要求,連步幅、步頻、手臂擺動的姿勢,都必須要遵照教官的要求完成。這種訓練說難不難,但想要在短短幾天內達到要求也確實不容易。不過這些天的汗水也算是沒有白流,孫真和特戰營戰友們所組成的隊列方陣,在今天的終審中終于還是合格過關了。
孫真與戰友們回到營房,正待要慶祝一番的時候,陳一鑫便進來了。眾人趕緊起身立正站好,等待長官訓話。這對軍齡超過一年的士兵來說,都已經形成了條件反射,無需別人招呼便會自動完成這樣的動作。
“看你們一個個這志得意滿的樣子,是不是覺得自己剛才表現得很好啊”陳一鑫眼光從眾人臉上掃過,語氣中卻并沒有多少調侃的意味“自以為是我剛才在臺上看了,所有駐軍區的受閱部隊,我們特戰營的表現只能排在倒數能讓你們過關,只不過是首長們認為特戰營這塊招牌必須要在閱兵式上亮相,而不是因為你們的表現有多好”
眾人一片寂靜,沒人敢回應陳一鑫的訓斥,他們也自知雖然在剛才的審查中過了關,但在隊列行進這個項目上的表現的確是不如其他陸軍部隊,充其量也就比預備役部隊的民兵好一些而已。當然這也是有客觀原因存在的,其他部隊的陸軍在作戰期間仍然采用方陣式的作戰隊列,必須要保持極高的行動一致性,才能保證發揮出正常的戰斗力,所以陸軍部隊非常重視隊列訓練。
而特戰營的作戰環境以山地叢林、街巷城區等不易展開隊列的復雜地形為主,訓練內容大多是以小分隊戰術為主,全是各種穿插、包圍、短兵相接等等,并沒有太多像其他陸軍部隊那樣對于作戰隊形上的要求。作戰環境和方法的不同,也就導致了訓練階段的差異,特戰營這臨時抱佛腳的突擊訓練,自然比不了其他陸軍部隊經年累月的練習成果。
這個道理其實人人都明白,但這也并不是特戰營在隊列訓練中表現不夠出色的理由,錢天敦從組建特戰營之初,便要求手下們在各個方面都要力求做到最佳,而士兵們也一向是以王牌部隊的身份自居。這幾年里特戰營南征北戰,為了海漢立下的戰功不勝枚舉,像這種因為表現不佳而被長官訓斥的時候還真是不太多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