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海漢版圖上那些遙遠的“邊疆”地帶,在海漢治下數年,已經徹底改頭換面的三亞,民眾不僅習慣了處于海漢軍的保護之下,而且也很清楚海漢控制區的每一次擴張,幾乎都是來自軍隊在外開疆拓土的成果。三亞從人煙稀少的邊陲變成今時今日的繁榮景象,的確有軍方的一份功勞。
此外三亞本地的民眾當中,軍屬的比例還真是不低。海漢早年為了征兵,給出的優惠條件著實不少,除了一人入伍全家入籍這樣的待遇之外,還有很多類似于安排家屬工作、入學等等的好處,而早期這些資源大多集中在海南島南部地區,所以很多軍人家屬都被安置在了三亞周邊地區定居,再加這里作為海漢的政治經濟中心,駐軍規模也一向不小,勝利港的東西兩側便分別是海陸兩軍的軍事基地,民眾對于軍人的接納度也是相當高的。
再加上之前在時報上刊登的官方宣傳當中,特別介紹了各支受閱部隊歷年來所立下的赫赫戰功,不遺余力地狠狠吹了一波,這也是近段時間本地民眾茶余飯后的熱點談資之一。民眾都知道今天出現在這里的全是海漢的王牌部隊,自然這圍觀的熱情也就非常高了。孫真甚至看到街道兩側的墻頭屋頂,也開始出現了不少爬上高處看熱鬧的身影,這讓他不禁把背脊又挺了挺。
孫真的身形是典型的山東大漢,既高又壯,比起出身大明南方甚至是中南半島的同僚們要大出了不止一號,走在隊伍中也是格外打眼。陳一鑫也是看中了他的身材,讓他做了這次特戰營受閱方陣的旗手。這人高馬大的孫真舉著軍旗走在隊伍前面,所引來的關注自然就更多了。
當受閱部隊開始在港區集結的同時,勝利堡內外的元老居住區也開始熱鬧起來。今天可算得上是海漢歷史上最為重要的大日子之一,所有參加慶典的穿越者都對此極為重視,早早便已經起來收拾停當。雖然這個時代沒有電視轉播,無法讓海漢國的國民都能親眼目睹慶典盛況和首長們的風采,但至少在會場附近圍觀的民眾也數以萬計,場面還是足夠大了。
由于今天出席慶典的穿越者多達三百余人,本地僅有的十多輛四輪箱式馬車必須要折返多次才能把人全送過去。好在勝利堡到會場之間的距離不過里許,倒也不會因此而耽擱太久。受閱部隊抵達等候區的時候,第一批穿越者也已經登上馬車前往會場。當然了,去得早也并不是就得在海邊晾著吹風,在主席臺后面就搭建了專供與會貴賓休息的大型帳篷,在慶典開始前,參加儀式的主客雙方都可以在這里先歇歇腳等待出場。
僅海漢自身就有多達三百余人需要重點保護,這對于安保部門來說的確是一個不小的考驗。所以在勝利港出發的地方到會場主席臺,由軍方、警方和海漢安全部聯合部署了沿途的安全防御線,特別是會場主席臺四周,更是有數以百計的安全人員在外面密密麻麻地組成了三道警戒線,以確保不會有身份不明的人進入會場接近首長。受邀前來觀禮的嘉賓同樣需要接受安全盤查,并且只能攜帶一名沒有武器的隨從進入觀禮區,以便于安保人員實施監控。
由于慶典性質特殊,此次的安保措施嚴密程度遠遠超過了歷年來的周年慶祝活動,在大多數單位機構都已經放假的情況下,安保相關部門仍然在全力運轉之中。特別是負責指揮協調安保工作的何夕、郝萬清、任亮等人,更是提前就趕到了會場,在現場部署調配安保措施。
“說真的,我在廣州的時候還沒這么忙,這回來幾天簡直忙得團團轉”何夕嘆口氣道“等忙完這幾天,我還是去大陸得了。”
郝萬清笑道“你省省吧,這幾年都是你在外面偷懶,也該換我出去休息一段了。”
何夕正色道“說到這事,可能接下來真的要換你去大陸了,就看執委會什么時候通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