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寶看完之后問道“信上說你帶了一隊學生過來,人呢”
“都在,都在”張金寶趕緊向遠處招招手,讓自己的幾名學生過來。
于小寶看看沒什么差錯,便帶著他們進了勝利堡。當然,在進堡之前,搜查安檢的環節還是少不了的。張金寶對這種細節全不在意,他現在只覺得腳底下都有點輕飄飄的了,這勝利堡對海漢國國民而言就是如同皇宮大內一般的所在,執委會的首長們都是在這里進行日常辦公,想不到自己也有幸能踏足這種特殊的地方。
不過勝利堡里的狀況當然是跟張金寶以前的想象有著極大的出入,這里面別說太監和宮女,就連雕梁畫棟的宮殿也沒有,全都是外形方方正正,色調灰撲撲的磚石結構小樓,最高處也不過三層而已。原本勝利堡里還有一些早期搭建的活動板房,不過隨著海漢控制地區的日漸擴大,活動板房全都被拆去一線使用了,勝利堡里的建筑也統統都變成了標準化的外形。
這種造價低廉的磚石結構房屋外形的確說不上美觀,倒也不是執委會要摳這點建設成本,而是這幾年里重要的基建工程太多,反而顧不上對總部進行徹底重建。好在堡內的綠化和環衛工作都做得相當到位,道路兩邊都是聯排花壇,綠樹映襯之下花香四溢,能聽到樹梢傳來的陣陣鳥鳴聲,由護城河引入堡內的活水溪流分成若干條小溪溝穿堡而過,頗有自然風情。
張金寶注意到這些建筑雖然外形樸素,但窗戶卻全是玻璃材質,而且是市面上根本不怎么能見到的大塊平板玻璃,這一扇玻璃窗大概就得自己一個月的生活費了。張金寶雖然也有點小錢,家中也只有書房才裝了玻璃窗,還是那種兩寸左右的小塊玻璃鑲嵌起來的,價值根本沒法與這勝利堡里的窗戶相比。當然了,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畢竟海漢玻璃都是產自三亞,這自家的地方自然是要用上最好的東西。
除此之外,能讓來訪者注意到這個地方特殊性質的細節,就是每棟小樓外站崗的士兵和掛在門外那白底黑字的機構名稱牌匾了。于小寶將張金寶一行人帶到其中一棟小樓前停了下來,張金寶見著門口掛的牌匾上寫著“海漢文化教育部”的字樣,心知這便是到了地方了。
不過張金寶并沒有馬上就見到寧崎,這是因為今天在勝利堡召開的峰會上,寧崎也是出席者之一。于小寶可不敢拿眼下這種小事去打擾寧崎,當下只能帶他們先來文教部等著。回頭等會議中途安排休息時間的時候,才能向寧崎匯報這個情況。
“待會兒首長來了,你盡量長話短說,不要耽擱太多時間,明白嗎”于小寶離開之前還特地囑咐了兩句。
張金寶這時候才知道這個年輕人原來是跟自己一樣身份的歸化民,不過人家是首長身邊的人,身份是朝廷命官,可不是自己一介平民能比的,當下仍是恭恭敬敬地應下了,千恩萬謝地送走了于小寶。
張金寶和學生們在文教部的會客室里規規矩矩地坐著,也不敢隨意走動。桌上雖然擺了茶水甜點,也不敢隨意取食。他們全都是第一次來到這種地方,難免都有些緊張。張金寶在儋州的時候雖然跟張新這樣的頭面人物也算熟悉,但勝利堡不比儋州那種“小地方”,就連張新也在給他寫介紹信的時候,叮囑過他到了勝利堡里要注意行為舉止,那里有不少重要部門,在里邊辦公的首長也多,到了堡內要聽從安排,切勿亂走亂動,免得惹出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