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上澎湖本地加入進來的部隊和民工,即將前往苗栗的這支隊伍已經超過一千五百人。如此之大的一支隊伍要到當地開辟出落腳之地,所需的各種物資也為數眾多。隊伍所需的生活物資幾乎都是在福建籌辦,原則上至少要能維持這一千多人一個月的消耗,僅大米就準備了三十多噸。按照虞堯的統計,首批啟運的生活物資大概至少有三百噸上下,與軍需物資的數量相近。而最多的貨物則是石油勘探隊的工作物資,沉重的鐵疙瘩著實不少,從三亞的出發的船隊中,有三分之二的貨船都是裝載著生產所需的各種工具設備。
虞堯預計前往苗栗的船隊規模,估計要比三亞來的這支船隊還要增加一倍才行,因此在馬公港調配船只和人員,也是一件頗為費時費力的工作。由于白克思的隊伍比預計時間提前了近十天抵達澎湖,所以各方面準備工作的完成度還沒有達到百分之百,預計至少也還得有個三四天才能出發。
大部隊暫時走不了,但至少可以派出一支小分隊提前過去,規劃好前進基地的部署,為后續跟進做好準備。摩根提出這個建議也得到了白克思的采納,在十六日晨間,由摩根率領的先遣隊便分乘兩艘戰船,攜一艘貨船和一艘補給船從澎湖出發北上。這支船隊還順便拖上了一艘蒸汽內河平底船和兩艘駁船,打算找合適的時機沿后龍溪溯流而上,先確定一下航道的狀況。
從澎湖馬公港到苗栗后龍溪入海口,航程約莫有一百海里,由于拖了幾艘平底船,加上海況不是太好,摩根所率領的這支船隊只能以較低的航速緩慢行進,足足走了兩天才到達目的地。
后龍溪入海口寬約千米,吃水深度在四五米間的海船都能順利駛入,不過也僅僅只能在入海口水域活動而已,據說往上游行進大約一公里之后,水深就迅速降低到兩米左右了,只能通行內河平底船。而且上游一些地方河灘極淺,可能還需要進行爆破開辟河道,才能讓貨運駁船順利通過。
前次虞堯帶隊來偵查的時候,只能測量一下大致水深,但對于是否能夠通航駁船卻沒有十足把握。而且最近處于梅雨季節,后龍溪的流量也有所變化,必須要實地勘測才行。這也是摩根堅持要先派出小分隊過來探路的原因之一,否則到時候船隊去到上游才發現走不通,那可就誤了大事了。
虞堯向摩根了后龍溪流域的地圖,以及他上次帶隊過來所選擇的落腳地,摩根沒有花太大的氣力,就按圖索驥找到了入海口南岸的這處泊地。
虞堯上次來的時候還讓人在這里修建了一座便于船只停靠的簡易棧橋,但讓摩根心頭一沉的是,這座棧橋已經遭受了明顯的損壞,至少三分之二的橋面都消失不見,立在水中的樁子也歪七扭八不成樣子。
摩根并沒有急于讓大船靠岸,而是放下小艇,先送了兩個班的士兵登陸,一是確保岸邊環境的安全,二是確認停靠處的水深能讓大船靠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