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土人大約有二十多個,都扛著成捆剛砍伐下來的新鮮竹子,看樣子他們是正打算將其運回到部落中去。這些竹子或許是準備用來搭建新的棚屋,當然也可能是用來制作捕獵殺人的武器。不過這些猜測都不重要,因為土人在看到他們的同時,就已經將竹子扔到地上,抓起了武器。
或許土人們并不知道眼前這些身著斗篷雨衣的不速之客是誰,也可能他們根本就不在乎這一點,因為只要是陌生人出現在這個區域,都會成為他們眼中的入侵者。而土人們對付入侵者只有一種態度,那就是廝殺到底。
戰斗幾乎是在雙方照面后立刻就爆發了,二十多號人拿長矛的提砍刀的一擁而上,并沒有什么進攻的路數,大概就是要憑血氣之勇直接從正面沖垮對手。
孫真和他的伙伴們也沒有傻愣住,這個時候也顧不得暴露行跡了,這么多土人已經不可能悄無聲息地干掉,何況還要保命為先。他們手上的步槍都已經上好了膛,孫真一聲令下,一列縱隊立刻變陣為三排橫隊,前排舉槍甚至都沒有進行瞄準,孫真便大喊一聲“放”,一聲槍響之后,前排幾人立刻往后方撤去,讓出射擊視野,第二排也依葫蘆畫瓢,射擊之后立刻后撤。
這種輪轉式射擊的戰法雖然并非特戰營所擅長,但實戰時用起來依然還算順暢,而且為了拉開距離保持火力優勢,每一排士兵開槍之后的后撤距離都是好幾米,這樣在不斷的后撤之中也就能夠讓雙方的交戰距離不至于在極短時間內就縮減為零,而這對于海漢一方發揮出武器的優勢至關重要。如果雙方進入肉搏戰階段,那么士兵們手里的步槍也并不見得比土人手中的長矛砍刀好用多少,雖然槍口處能裝上隨身匕首當作刺刀,但相應的分量也比對手的武器重得多,近身搏殺中體力消耗更大。
這種倉促之間幾人一排的齊射雖然幾乎來不及進行瞄準,但好在目標的距離極近,而這種距離上的火槍也沒什么射擊精度好計較,基本上是指哪里打哪里,一窩蜂沖上的土人在猝不及防之下,接連吃了幾輪子彈,頓時便有六七人中槍倒地。特戰營使用的步槍雖然是單發,但使用了定裝彈之后,這裝填子彈的速度也足以維持輪轉射擊的頻率不止中斷太久,讓對手沖到自己身前來進行貼身肉搏。
不過孫真并沒有因為己方在交戰場面占優就貪功戀戰,反而是繼續且戰且退,一邊輪流開火一邊往西邊山上撤去。他很清楚這槍聲一響,很快就會引來部落里的土人戰士,雖說手上持有利器,但如果對方幾十上百人一擁而上,光憑這幾桿槍肯定是不夠看的。所以孫真決定先盡快擺脫土人的追擊,撤往山區再謀劃后續的撤退路線。
后撤過程中,孫真從自己的背包中摸出一支竹筒信號彈,看了一下顏色,然后果斷朝向天空發射出去。信號彈帶著輕微的呼嘯聲飛入空中,在大約三十米左右高度砰地一聲炸開,綻放出一團綠色的火花。如果其他幾支分隊的人在兩三里之內的地方,應該都能看到這顆信號彈,而其所代表的意義是發射者已經遇敵,將按原計劃后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