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在東南沿海地區,海漢人的生活習慣已經逐步成為社會上層人士效仿的對象,使用玻璃器皿、乘坐箱式馬車、在家中安裝陶瓷潔具和熱水鍋爐等等,都是由海漢率先帶起的風潮,而一些權貴人士發現海漢人開始使用鼻煙之后,也跟著效仿起來。商務部授意一些文人開始撰文宣傳這種新興的消遣,稱鼻煙“可明目,尤有辟疫之功”,并且將“淡巴菰”這個毫不出彩的稱呼作了改變,起了個新名詞叫“金絲薰”,這逼格一下就提高了不少。
不過短短一年左右的時間,鼻煙便開始在東南沿海的上層社交圈里流行開來,吸吸鼻煙打個噴嚏,也成了一種新興的消遣。只要看到有人拿著掌心大小的玻璃鼻煙壺,不用問肯定是儋州出產的貨色。
而鼻煙這種產品也遵循了海漢一向的開發方式,不但很快便有了多種不同的風味,而且根據煙草質量,加入的藥物和香料價值,制作工業的差異以及包裝上的不同,開發了多個系列的產品,價格覆蓋了草根到土豪的各個階層,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完成了對市場的占領。
由于西班牙人已經在去年被逐出臺北,而福廣兩省的主要海貿港口幾乎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海漢影響,雖然仍有一些大明海商會去往馬尼拉進行貿易,但在海漢明里暗里的示意和威脅之下,西班牙鼻煙很快就因為供貨中斷而消失在大明的市場上。這樣一來,海漢沒有花費太大的工夫,就較為順利地完成了對煙草市場的壟斷經營。
在去年海漢進入浙江沿海之后,隨海上航線涌入本地市場的諸多海漢商品當中,鼻煙自然也其中之一。而在這一年中駐扎在浙江的錢天敦、石迪文、陳一鑫等人,也義務擔任起了推廣這種新產品的形象代言人。像馬靈這種已經明面上倒向海漢,一兩個月就要跑一趟舟山島的人物,自然已經很清楚海漢高官的喜好,這鼻煙壺就是他自行購買材料,在杭州府找匠人定制打造的。
王湯姆當然知道海漢商務部門在不遺余力地對大明推廣煙草制品,不過能讓大明軍官將鼻煙壺作為贈禮送給自己,這效果的確是他所沒有預料到的。
王湯姆叫了侍衛過來,低聲吩咐兩句,然后對馬靈問道“馬千戶也喜歡吸吸鼻煙”
馬靈應道“卑職認為此物清腦明目,驅穢辟疫,著實是好東西。那錢倉、爵溪兩個所的千戶,也對此物頗有好評。這鼻煙壺是卑職去杭州府公干時,托了巧匠所制,雖然也不是什么值錢的物事,但平時把玩一下倒也不失風雅,還望首長們莫要嫌棄。”
王湯姆和陳一鑫對玉石都沒多少研究,郝萬清倒是個識貨的人,一邊把玩一邊問道“這玉石帶點綠色,是陜西的藍田玉吧”
“首長高見”馬靈連忙應道“這正是藍田玉所制。”
“你倒是舍得下本錢”郝萬清沒有對鼻煙壺的價值多做評價,反倒是對馬靈給出了一句意味不明的評論。
馬靈訕笑道“都是些小物件,也不是什么貴重物品,讓首長見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