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要說海漢軍中對倭寇最為熟悉的人,那自然要數特戰營營長高橋南了。他的人身軌跡就是從武士變成浪人,再由浪人變成了倭寇中的一員。雖說是被人裹挾,但其一路從日本漂泊到中國南方,最后莫名其妙在海南島三亞被一群身份不明的海漢人給俘虜,這期間也是當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倭寇。對于曾經的同行們在海上的活動習性,高橋南甚至要比海軍還更清楚,所以當定海港收到消息稱東海上有倭寇頻繁活動,錢天敦便將高橋南派了出去,負責指揮對倭寇的海上清剿作戰。
特戰營雖然號稱最擅長山地叢林環境下的作戰,但對海上作戰也并不陌生。這支特殊部隊自組建時就一直駐扎在近海區域,出海作訓的時候甚至比海軍也少不了多少,差別僅僅只是特戰營沒有配備專業船員和專用船只。特別是最近兩年在澎湖、舟山駐扎期間,特戰營出海執行任務的頻率極高,對于本地的海上環境也日漸熟悉,所以這次錢天敦才能放心地將剿殺倭寇的任務交給高橋南指揮。
高橋南帶著部隊趕到衢山島之后,便聽島主馬騰匯報了近期倭寇在附近海域活動的狀況。這馬騰便是去年主動向海漢告發海寧衛指揮使馬越的線人,之后也知情識趣地將手頭的土炮、鳥銃等違禁武器統統上交給了海漢,以示徹底的臣服。錢天敦看他懂事,便讓他保留了衢山島島主的地位主要原因當然還是海漢這邊沒有合適的人選去頂替其位置,所以干脆便留下這個聽話的傀儡在衢山島繼續維持現狀。
不過這樣一來,衢山島自保的能力也差了不少,近期一撥倭寇在附近海域劫掠商船,期間兩次登上衢山島尋找補給,馬騰的人與其兩次交手,都沒有占得多大便宜,己方還折了十多人,島上的漁村也被洗劫得七零八落。不得已之下,馬騰只好派人到定海港求援,請海漢出兵解決這個麻煩。
這衢山島附近島嶼眾多,高橋南也知道如果僅靠手頭有限的幾艘戰船出海搜尋對手,機率無異于大海撈針。既然倭寇來了衢山島兩次,就說明他們對登陸此地并掌控局面有一定的把握,極有可能還會再來衢山島尋求補給,高橋南便將計就計,在島西側的漁港小鎮設下埋伏。
果然只等了兩三天,這群不知死活的倭寇便又卷土重來,不過這次在島上等待他們的并非前兩次遇到的對手,而是荷槍實彈的海漢兵。在步槍的攢射之下,連甲胄都沒有裝備的倭寇頓時死傷慘重,隨后在遠處海上巡邏的兩條探索級戰船看到島上發射的信號彈,立刻趕回海港,一番炮火將意圖逃離此地的兩艘倭寇船擊沉于近岸處。
戰后統計戰果,俘虜倭寇三十余人,而擊斃多達百人,還有不少失蹤人員是隨被擊沉的倭寇船沉入了海中。
高橋南沒有語言障礙,所以他親自提審了一部分俘虜,查明了這些倭寇的來路。原來這群倭寇來自日本九州西海岸的五島列島,有人在平戶港聽說舟山換了財大氣粗的新主人,如今繁榮更勝以往,便起了歹心,糾集了一幫浪人跨海來進行劫掠。這幫人雖然也聽說新來的海漢人武力了得,但最終還是貪念占了上風,認為只要不去舟山島,在外圍搶搶商船,打打漁港的秋風,并不會惹出什么大麻煩。但不曾想錢天敦是個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物,聽說有倭寇出沒,直接便出動了手下的王牌人馬。這些靠海上打劫為生的浪人倭寇,哪里會是特戰營的對手,踏進高橋南設好的圈套之后自然也就再無僥幸之理。
其中還有幾個倭寇聽到這帶兵的軍官居然還能說一口日語,試圖套一套近乎,但結果無一例外都是招來一頓暴打。高橋南雖然還會說以前的語言,但他如今卻是將自己視作正牌的海漢人,豈肯再與這些倭寇同流合污。
高橋南花了一天的時間審了個大概,然后將其中幾名頭目揪出來單獨關押,然后讓馬騰集中島上的民眾,在港口開了一個簡短的公判大會,便讓士兵將這幾名倭寇頭目押解出來,當著公眾的面斬首示眾,以示海漢對倭寇活動進行打擊的決心。剩下的俘虜則是全部裝船準備運回舟山,充入苦役營中慢慢服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