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是在萬發接到龔十七一行人的同時,另一艘福船在錢塘江下游大約兩里遠的另一處碼頭緩緩靠岸。幾個力工等著跳板搭好,本想涌上前來攬活,但一看船上下來的幾名男子個個腰間都掛著制式刀劍,立刻便畏懼地停下了腳步。像這類帶著刀劍招搖過市的隊伍,不是地位極高的權貴,就是軍中武官,無論是其中哪一種,都是普通人需要保持安全距離的對象。
不多時船上下來一名中年漢子,身著五蝠捧壽大襟綢袍,頭戴四方平定巾,下巴留著濃密的短須,個子不高卻頗有威勢,背著雙手慢慢從跳板走了下來,腳步極為沉穩。若是有懂行的人,從其走路的姿態就能看出他的下盤功夫非常扎實,是常年習武之人才會具備的素質。
這人下到岸邊碼頭上,打量了一下周遭之后,才淡淡地開口吩咐道“天色不早了,快雇些人手,把行李物品快些搬下船,不要誤了今日入城。”
當下便有隨從招呼站在旁邊看熱鬧的力工,讓他們過來做事。有膽大的人湊上來小聲向隨從打聽這隊人的來歷,那隨從傲然應道“我家老爺乃是寧波府定海衛試千戶喬南喬大人,此番是來杭州府辦理公務你們搬運箱子須得小心一些,里面有不少貴重器物,打壞了可不是爾等能賠得起的”
既然是寧波府的駐軍武官,有這作派自然也就顯得很合理了,不過杭州乃是浙江治所,城中有品級的官員數以百計,這試千戶不過是從五品的武官,在寧波或許還能有點影響力,到了杭州其實也算不得什么大人物了。聽這隨從報了主人家的身份之后,力工們反倒是心情放松了不少。
這一行人在碼頭上花了一個時辰的時間卸貨,又雇了三輛大車,一頂四人軟轎,這才出發向杭州城東南的候潮門進發。好在這地方距離杭州城已經不遠,否則他們極有可能就趕不上在關城門之前入城了。
候潮門始建于五代時期的吳越國,因筑城時以竹籠裝磚石,用車運至城下充當城基,故被命名為竹車門。南宋年間這處城門進行重建,因其瀕臨錢塘江,每日都可以觀潮起潮落,故改名為候潮門。南宋詞人周密所著的武林舊事一書中還有南宋孝宗皇帝從候潮門出城觀潮的記載。而候潮門外也修筑了不少專門用于觀潮的樓閣,如映江樓、草閣、映發亭、樟亭驛等等。
這試千戶大人的隊伍一路行至候潮門外的時候,守門的士兵已經在將橫在道邊的拒馬搬回城門內,準備要關門歇業了。看著這隊人匆匆而來,帶隊的小校不耐煩地擺擺手道“爾等止步今日已不可入城,明早再來”
“這位大人且慢,都是自己人,自己人”這邊的隨從連忙快步過去,向這小校表明了這隊人的身份來歷,并且向其出示了寧波府定海衛簽發的公文,上面注明了試千戶喬南到杭州府辦理軍務的事宜。
小校又打量了一下眼前這些人,雖然都沒穿軍裝,但的確身上有掩飾不住的肅殺之氣,倒也不像是偽裝的。而且有幾人腰間所佩帶的刀劍,明顯是軍中的制式裝備。雖然外地衛所的試千戶到了杭州不算什么大官,但對他這種底層軍官來說也算是得罪不起的大人物了,當下便招呼兩名手下,打算裝裝樣子檢查一下這入城的幾輛大車上有沒有違禁品。
那隨從見狀又道“勞煩各位檢查之時小心一些,這些箱子里裝了不少要送給軍中各位大人的禮物,其中有南方運來的海漢玻璃器,極易破碎,切莫觸及,否則也不好交代。”
那小校聽了這話,自然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當下便連檢查也省略了,讓手下放這隊伍趕緊入城。他倒也不是真怕打碎了什么寶貝物件,而是知道這寧波定海衛的軍官多半都是拿銀子捐官的海商,說不準這幾車行李中有什么不能見光的東西,到時候要是翻出來了,大家臉上都不好看。還不如直接放了他們入城,也省得麻煩,可以早點收隊回去歇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