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訓的確想到了一個或許能夠奏效的辦法,他通過搜集的情報注意到海漢一直都在大量招攬移民,尤其以青壯和有手藝的匠人為最,這些移民據說到了舟山島上進行篩選之后,一部分會運到南方去屯墾,另一部分則是留在舟山島上勞作。廖訓的想法就是派出一些受過訓練的人手,以參加移民的方式到舟山島上潛伏下來,伺機綁票或刺殺海漢的高層人物被普通百姓稱作“首長”的海漢首腦人物。
考慮到目前浙江官場上早就被海漢滲透,如果這個項目不保密進行,只怕人還沒到舟山就已經被海漢給抓了,所以廖訓將自己在城北的一處宅子騰了出來,作為訓練行動人員之用。為了不引起有心人的注意,廖訓干脆連家都搬到了城北,這樣每日回到府中,再指導自己的屬下進行特訓。
目前在他手下受訓的二十多人并不都是錦衣衛的人馬,其中也有一部分是來自軍方,還有幾人本來就是民間人士,因為身手了得才被廖訓所招攬。這些人今后能不能成事,廖訓其實也沒有什么把握,但他知道自己這邊如果還拿不出什么有效的反擊手段,那海漢人大概一兩年內就會把手伸到杭州府了,到時候再想翻天,只怕比現在還要難上百倍。
就在高橋南和龔十七于城西酒樓中商議行動方案的同時,城東的一處宅院大門打開,一頂四人軟轎無聲而出,前后還各有兩名身著五色團花曳撒服,腰間挎著繡春刀的護衛人員。這處宅院便是錦衣衛在杭州城的衙門所在地,不過與其他官署不同的是,這里并沒有掛出任何招牌,也沒有石獅當道,衙役把門,看上去與普通大戶人家的宅院并無不同。
這種低調并不是為了迎合錦衣衛這個機構的特殊性質,而是錦衣衛駐杭州負責人廖訓上任之后才做出的調整。廖訓是一個比較務實的人,他認為錦衣衛貴為天子親軍,哪里還需要通過講排場來顯示自身的地位,實際的工作成效遠比排場重要,自己能在目前的職位上立下多少功績,撈到多少實際的好處,這才是重點。
當然了,裁減不必要的排場之后,省下來的經費也沒有旁落到別處,都被廖訓揣進了自己的口袋中。杭州這地方商業發達,民間也較為富庶,極少發生需要錦衣衛出面處理的惡性案件或者政治事件,錦衣衛在杭州能做的事情甚至還沒有專門偵辦地方官員的東廠多。廖訓發現這地方沒什么功績好撈,自然就把注意力轉向了更為實際的方向。
提刑按察使司的的郭正,都指揮使司的于平風,都是他被南鎮撫司分派來杭州之前就認得的官員,到了這邊之后,另兩人給他引見了寧波府的大海商汪加林,幾人一拍即合,便很快形成了官商一體的私人組織。憑借這幾人所的各種“方便”,汪加林在短短幾年中便迅速崛起,靠著走私貿易成為了舟山群島數一數二的大戶,其影響力也從寧波府一地迅速展開,整個杭州灣的海貿生意也被其控制大半。
廖訓只需在杭州府寫寫公文,下達指令,每年從舟山得到的好處便多達數萬兩白銀,而期間由汪加林送來的各種奇珍異寶更是多不勝數,很難在別處找到這種輕松愉快的肥差了。廖訓用這些銀子在杭州府購置了房產地皮,養了幾房妻妾,日子過得堪稱美滋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