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沒等真正駛入到港灣內,敵軍的戰船出現在了狹窄水道的另外一頭,正好堵住海漢艦隊的去路。不過對手的出戰陣容顯然遠不如海漢,只有四艘排水量在三百噸以內的帆船,而且看外形制式明顯是曾經隸屬于明國水師的福船。
“登州叛軍啊”王湯姆當然很清楚這些原本屬于明國水師的戰船是從而來,去年孔有德叛逃遼東的時候,帶走了登州水城里所有還能浮起來的船只,其中也包括了自天啟年間以來,山東都司花費數年時間無數銀兩才建設起來的一整支水師部隊。
這支被孔有德裹挾叛逃到遼東的水師究竟有多少戰船多少水兵,目前還沒有詳細的情報,不過從出現在水道對面的這幾艘船的外觀來看,至少還保持了較為完整的船體,而且王湯姆也從望遠鏡中確認了對方船頭部署有火炮。
在這么狹窄的水道內,船體較大的海漢戰船很難再展開陣型,以側舷火炮去對上對方船頭,雙方如果都不退縮,那么只能在這地方迎頭對沖了。
王湯姆在看清狀況之后并沒有猶豫,立刻便下達了作戰命令“沖過去,打掉他們”
王湯姆對于自家戰船的火力優勢有著充分的信心,跟明軍打了這么幾年交道,他對明軍的制式戰船還是比較了解的。這個噸位的福船上標配武器是大發貢一門,佛郎機炮六座,碗口銃三支,鳥嘴銃十支,此外便是噴筒、煙罐、弩箭、火箭之類的常規武器了。而對面這福船上的大發貢便架在船頭上,以其發射速度,王湯姆判斷最多能有三發或者四發的機會。至于其他包括佛朗機炮在內的武器,都基本不可能在三十米左右的距離上擊穿威嚴級戰船的側舷船板。
只要能扛住來自對方船頭炮位最開始那幾炮,一旦進入兩軍交錯的狀態,海漢艦載炮火就可以好好教對方做人了。以這種福船的噸位,王湯姆可以確信其船身絕對經不起六磅炮的近距離轟擊。光是旗艦側舷的二十多門炮,一輪射擊就足以讓其癱瘓了。
王湯姆的命令下達之后,旗艦上立刻鳴響了汽笛,向緊隨在后的其他船只傳達了作戰信號,并做一列的海漢船隊便以王湯姆所在的旗艦為開路先鋒,徑直向北沖了過去。
在雙方還相隔大約三百米左右的時候,旗艦船頭的48磅大炮率先開火,沉重的炮彈呼嘯著劃過空中,在距離對方頭船主桅四五米的地方掠過。這一下若是撞正了桅桿,那肯定一下就能將其折成兩截,也是讓觀戰的王湯姆暗呼可惜。
對方見狀也不甘示弱,使用船頭的大發貢還以顏色,不過這射程和準頭都差了不少,射出的彈丸距離海漢旗艦船頭還有二十多米就力盡落水了。
雙方在這不過千米的水道中相向而行,接近的速度極快,船艏的炮手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彈藥裝填,趕在船頭交錯之前向對方射出了第二發炮彈。這次兩邊船頭之間的距離僅有十幾米,這一炮打出去結結實實地轟到了對面的船頭上,將其部署大發貢的炮位掀了個底朝天。一片煙塵中能聽到對方船上傳來的混亂慘叫聲,也不知這一炮過去收掉了幾條人命。
但這才僅僅只是開始,當雙方船只開始交錯的之后,側舷的艦炮一一鳴響,在這種距離下幾乎是無一落空地打進了敵軍戰船的船體中。而對方的佛郎機炮雖然也在拼命還擊,但因為威力有限,打上海漢戰船的彈丸也僅僅只是在船板上留下了小小的凹痕就被彈入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