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敵軍選擇了在夏末秋初的時候來襲,這似乎可以表明對方并不想讓皮島多存活一個冬天。沈世魁雖然很明了己方目前的處境,但他也不是甘心束手就擒的人,當下立刻與副將金日觀分頭集合部隊,準備與即將到來的敵人交戰。
目前島上還有三營滿編的水師,戰船也還有二十多條,沈世魁認為應該也還有一戰之力,便下令金日觀率戰船先離港待命,等待一個合適的出擊時機。假如對方意圖攻島,那己方艦隊便攻其后路,假如對方想先對付艦隊再攻打島嶼,那就避而不戰,盡可能跟對方在海上兜圈子消磨時間。這倒不是畏戰的緣故,而是東江鎮水師的人員和戰船都損失不起,一旦出現折損就難以補充,要是每次都正面接戰,那交手幾次之后僅是戰損就能把水師磨沒了。所以當下還是能拖則拖,盡量不要急于跟對手正面交鋒,再拖一段時間看看國內形勢有沒有轉機,能不能給皮島更多的兵力和武器來展開反攻。
金日觀帶著水師船隊剛剛離開港口,沈世魁便看到帆影出現在北邊的海面上,當下便讓沈志祥仔細辨認,是不是剛才在海上追擊他的艦隊。
要辨識在數海里之外的船只身份是有些困難,不過海漢艦隊的標識實在很顯眼,旗艦的主帆便是半紅半藍的雙色帆,隔著老遠也能看一清二楚。沈志祥自然也留意到了這個特征,當下便應道“正是這支船隊”
待對方駛得更近一些之后,沈世魁已經能夠辨識出船體大小,當下的確是被旗艦的身板嚇了一跳,不管是以前的東江鎮還是登萊兩府,都沒有這么大塊頭的戰船出現過。不過沈世魁也基本可以斷定,這船絕對不是不善海戰的后金國能造出來的,他們要是有這本事,東江鎮只怕幾年前就被抄了老窩,哪里還能熬到現在。
此時島上的戰斗人員基本都已經進入備戰狀態,水師戰船也繞到了皮島東側伺機而動,如果對方貿然實施登陸戰,那沈世魁倒是至少有五成把握將其攔阻在灘頭上。
眼看著這支身份不明的艦隊到了離島幾里的地方,對方卻慢慢減緩了速度,并沒有直接沖擊港口,而是停在了海面上。接著從最大的那艘帆船上放下來一艘小艇,幾個人劃著槳向港口方向而來。
“這是干嘛難道金賊還打算先禮后兵,勸降于我”沈世魁哼了一聲道“志祥,你去港口,若是金賊勸降,便讓他們死了這條心”
沈志祥正待領命離開,沈世魁又補充了一句“來者若是好言好語,便不要傷其性命,將其逐出便是。”
沈世魁雖然前兩年在皮島的一系列兵變中也扮演過不太光彩的角色,爭權奪利的事沒少干,但他骨子里卻是對大明懷有極高的忠誠度。在原本的歷史中,1637年清將馬福塔率軍攻破皮島,沈世魁被俘后不但不參不拜拒絕投降,而且還狠狠地奚落了馬福塔一番,最后被處以斬首之刑,也算是英勇就義的大明忠臣了。
在沈世魁心中,“投降”這個選擇并不存在,他在皮島的意義就是帶著本地軍民與后金一直戰斗下去,就如同他的前任們一樣。哪怕敵軍已經大兵壓境,他也仍將寧戰不降,死守到底。眼看敵人派了小艇出來似有勸降之意,他連面見敵軍使者的興趣都沒有,便讓沈志祥去打發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