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永,說話不要這么大火氣,東江鎮的朋友只是對我海漢國情不甚了解,想來并無惡意。”謝立作為軍方代表,趕緊打起了圓場。他的任務是帶著沈潘二人在島上轉轉,通過親身參觀走訪來讓對方初步認識到海漢的實力,但要是因為口舌之爭而破壞了當下的合作氛圍,那他就很難向指揮部交差了。
葛永話一出口其實也意識到自己脾氣太沖,當下便向沈志祥表示了歉意。他接到的命令是要讓東江鎮的使者對海漢的成就感到欽佩,從而信賴海漢所提出的援助條件,這要是把對方懟出火了,那可能就會壞了指揮部的大計了。
這一頁算是暫時揭過,葛永便繼續帶著他們參觀移民營地。潘嚴忽然問道“這營中怎么不見老弱婦孺莫非貴國只收納青壯”
沈志祥經他這么一提醒,也注意到觸目所及全是青壯男子,這樣的人口比例肯定是不合常理的。
葛永解釋道“為了營區內治安考慮,我們將婦孺單獨分營安置。等到了南方之后,自會安排家人重新住到一起。”
海漢這個安排也是來自于早年安南移民行動時的教訓,如果將人員不分年齡性別混合安置在一起,那么總會有一些人恃強凌弱,憑借暴力手段占用更多的公共資源。雖然婦孺單獨分營看起來不夠人性化,也仍然不能完全杜絕這種情況,但大局為重,至少能讓弱勢群體的存活率提高不少,營區內的治安事件發生率也因此而大大下降。
幾人邊看邊走,沈志祥忽然停下腳步道“在下好像聽到誦讀詩書之聲”
“小沈將軍沒有聽錯,前面就是我們為孩童開設的識字學堂。”葛永解釋道“我們每天都會給營區中的孩童安排識字課和常識課,平時也會有一些放工的成人去聽課。”
“還專門請了私塾先生啊真是有心了”沈志祥自己算是粗通文墨,也知道讀書識字的作用,海漢在救濟難民之際還不忘這些細節,看得出對方的確是對移民這件事相當上心。
說話間便已經到了這處臨時開設的學堂,外觀只是一處簡陋的竹棚而已,下面擺著幾列長桌長凳,坐著三四十名孩童,前面架著一塊黑板,有位先生正在一字一句地教這些孩童誦讀黑板上所寫的千字文。學堂外果然是有數名成年人席地而坐,跟著教書先生念念有詞。
沈志祥見這學堂旁邊就是一處面積頗大的廚房,架著至幾口土灶大鍋,正有一些人在忙著準備飯食,當下不禁好奇地問道“這么點孩童,還專門蓋了間廚房給他們做飯”
謝立笑著接過話頭“這可不是做給他們吃的,這里本來是軍官食堂,本地的海漢軍軍官都會到這里用餐。不過白天都空著沒用,就借出來給孩子們當學堂用了。”
“原來如此。”沈志祥這才了然。
“馬上就該放學了,兩位中午就在這里吃個便飯如何”謝立主動提出了邀請。當下島上的幾名首長都忙得腳朝天,也沒人有空出面來招呼沈志祥,只能由他代勞了。不過上頭沒吩咐要設宴招待,謝立也不敢越俎代庖擅自作決定,這頓飯只能簡單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