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東江鎮的狀況,馮飛也是比較清楚的,雖然這個軍事集團理論上是歸屬山東都司指揮,但因其駐扎于海外,很多事情都是由東江鎮自行決斷,時間一長,這支武裝其實已經在海外自成一派。登萊之亂以后,遼東出身的明軍成了眾矢之的,山東都司很多人都不待見這支主要由遼東漢人組成的部隊,因此在補給方面并沒有給予東江鎮足夠的支持,這也是近一年東江鎮在遼東戰場節節敗退的原因之一。
馮飛個人對東江鎮倒是沒有多大的惡感,但上頭有人要卡住東江鎮的補給,他也只能照做。東江鎮最近這一年中所面臨困境,馮飛大致是知道的,在他看來國內的補給被有意識掐斷之后,東江鎮僅僅依靠朝鮮國的支援將難以長期堅持,撤裁編制大概才是最終的結局。雖然這事朝堂上早就有人提過,但一直沒有明確的決斷,不過即便是崇禎帝不下指令,下面的人也有辦法慢慢把這種意圖變成現實。
馮飛估計頂多再有一兩年的時間,就算朝廷不下令撤裁,東江鎮自己也會熬不下去,多半會自動散伙了。只是到那時候說不定就會有許多人為了生存而投向后金,白白又將給大明樹敵不少。
但馮飛的確沒有想到過,這海漢人到芝罘灣還不到一月,就已經把主意打到了東江鎮身上。他們是否真的有能力援助陷入饑荒的東江鎮另說,馮飛認為海漢絕不可能在毫無回報的前提下替東江鎮做事。這可是一群極為精明的商人,如果沒有足夠的利益回報,他們應該不會冒著血本無歸的風險去援助東江鎮。
沈志祥的話無疑表明東江鎮與海漢人之間已經達成了某種默契,而這種交易似乎不太可能是由沈志祥出面談妥的,因為馮飛也知道皮島上的狀況,這沈志祥手中并無實權,東江鎮真正作主的人仍是沈世魁,這種跨國合作的大事,肯定是輪不到沈志祥來拿主意。這也就是說海漢人很可能已經去過了皮島,說不定連沈志祥都是他們引來的。
沈志祥道“詳情暫時不便透露,馮大人,我只想知道,登州府的意思究竟如何。如果有人從中作梗,不管是東江鎮還是海漢人,東江鎮都不會放過他”
馮飛聽得后背一寒,拋開駐扎了數千人在芝罘灣的海漢先不說,這東江鎮也不是好惹的主,常年都在遼東與建奴作戰,戰斗力可要比十年不打仗,一打就垮掉的登州衛所軍強多了。當初孔有德叛軍能在登萊所向披靡,一部分原因就是衛所軍的戰斗力太差,根本抵不過這支從遼東撤回山東的部隊。而東江鎮的戰力比孔有德叛軍只強不弱,馮飛可不想當初的吳橋兵變再在自己所轄的奇山千戶所上演一次。
“沈大人息怒,此事容本官慢慢道來”馮飛當即遣退了所有手下,這才對沈志祥道“登州府的確有人對海漢抱有敵意,前兩天來了一位參將,已經接管了本地防務。”
“所以你是被架空了”沈志祥一點就透,略帶嘲諷地對馮飛問道。
馮飛老臉一紅道“本官也只是遵從上面的命令,做該做的事情。”
沈志祥點點頭道“那位參將姓甚名誰,現在何處”
馮飛應道“此人名叫上官野,據說是從兗州府調過來的,眼下便在所城內。”
“沒聽說過。”沈志祥一聽是無名之輩,當下情緒便輕松了許多“這人對海漢態度如何”
馮飛嚅囁著應道“此人雖無名氣,但脾氣可是不小,接掌本地后便要求千戶所所屬人員禁足,除煙臺山墩臺的哨兵之外,不得前往芝罘灣附近區域活動,還另行加派了人手到煙臺山,對芝罘灣內的海漢人進行監視。”
類似上官野這種州府一級的駐軍參將,山東境內隨便能抓二三十個出來,所以對于沈志祥而言,沒有名氣基本就可以和沒有威脅劃等號了,頂多也就是需要留意的程度。對于山東這些戰斗力低下的明軍,沈志祥作為東江鎮高級軍官還是很有優越感的,心中并沒有把其當一回事。
沈志祥簡單評估了風險之后,便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那馮大人能不能安排本官見一見這位上官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