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升性子懦弱,也不敢與甘強爭執,當下只好鼓起勇氣,出門去了隔壁飯店。
飯館門口站著幾個膚色黝黑的海漢兵,手里杵著馬刀,橫眉冷目地盯著他,甘升目不斜視,戰戰兢兢地挪著腳步進到飯館里,也不敢多看坐在大堂里的幾桌人,徑直到了柜臺前。
飯館掌柜自然是認得他的,僵硬的臉上勉強擠出笑意招呼道“甘掌柜來吃飯啊”
甘升應道“是啊”
他進來之前原本想好了詞,就說這邊生意好,不在這里占座吃了,點幾個菜讓飯館著人送到自己店里去,但一想到回去之后肯定沒法向甘強交差,也只能硬著頭皮留下了。
福山縣城西北方向二十多里外,有一處名叫古現鎮的地方。小鎮距離海岸線僅五六里地,鎮北便有一條小河直通大海,不過這條小河寬不過二十多丈,水深和通航能力都比較有限,體積大的海船很少會直航到鎮外,一般也只有一些海邊的漁民會駕著自己的漁船來到上游,向鎮上居民出售各種海獲。
古現鎮在登萊之亂以前的常住人口已經有兩三千人,算是福山縣的人口聚集地之一,不過因為這里的位置更接近登州城,所以戰亂對古現鎮的影響也遠遠大過福山縣城,很多民眾都被迫在戰亂期間逃離了家園,說是十室九空也不為過。直到戰后鎮上的人口才開始慢慢恢復,但由于種種原因,鎮上的人口規模只維持在千人左右,一直未能恢復到戰前的水平了。
登州下轄的文登縣、榮成縣、牟平縣、福山縣、成山衛、威海衛等地,這些地方與登州城之間的陸上通道,古現鎮都是其必經之地,每年往來于此的流動人口著實不少,所以鎮上居民的生計也是以餐館旅店之類的服務業為主。據不完全統計,鎮上光是客棧旅店就有十多家之多,以千人規模的小鎮而論,這數目絕對算是相當驚人了。
這天午后時分,鎮上突然來了一支馬隊,約莫有三四十騎之多。說是馬隊倒也不是太準確,來人并非馱運貨物的商隊,倒更像是一支騎兵部隊。為首的騎手鞍上插著一桿紅藍兩色旗,所有人都是身著灰布短衫長褲,背著個長條背囊,鞍上還掛著馬刀,馬背上卻沒有多少隨身的行李物品。
一開始還沒進到鎮子的時候,有人以為這隊人是途徑此地的明軍,但等到了近處一看這些人的裝束打扮,跟明軍有著顯著的差別,而且這些人頭發大多剪得很短,頭上沒有留發髻,很顯然不是明人。有幾家客棧的老板比較有見識,辨認出了這伙人的身份,立刻便吩咐手下關店歇業。
前幾天登州城才來了人在鎮上貼了安民告示,說福山縣芝罘島附近來了一群自稱海漢的武裝海盜,要求民眾盡可能不要與其接觸,以免發生危險。而這伙人最顯著的外形標志,就是紅藍雙色旗和修剪得非常短的頭發,當下來到鎮上的這伙人顯然完全符合告示上的描述。
但也并非所有人都對不速之客的到來感到緊張,早在登州的安民告示貼到古現鎮之前數天,海漢在福山縣的舉動就陸陸續續地傳到了這里,在部分民眾看來,不管海漢人是不是海盜團伙,但他們在福山縣也沒做過什么傷天害理的事情,反倒是協助官府趕跑了萬家軍,還救助了不少當地民眾,福山縣城城門也張貼有縣衙對海漢人的公開表彰。這些事跡是從福山縣通過一些當事人流傳出來,可信度極高,但登州發出的安民告示上卻完全沒有提及。
面對登州城和福山縣截然不同的兩種說法,一部分民眾選擇了相信登州城發出的告示,也有另一部分人認為海漢在福山縣的表現才是真實狀況,所以對于海漢人的到來并無太大的抵觸心理。不過出于謹慎,也沒有哪家店里的人主動跑到街上去招攬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