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接下來我所說的話觸犯了東江鎮,還請小沈將軍見諒”既然是要本質討論,王湯姆就先將預防針打在前面。
沈志祥肅然點頭道“好說好說,請王將軍暢所欲言,不要有什么顧忌。”
王湯姆道“大明現在最主要的敵人就是遼東的后金國,最近幾年雙方的戰局走勢,相信小沈將軍也很清楚,大明已經是勝少負多,遼東都司的地盤丟大半,而且短時間內也看不到奪回的希望了。后金每年都會南下襲擾宣大地區,大明也只能疲于應付,拿不出有效的應對手段。假以時日,后金攻破大明北方防線也只是時間問題了。我冒昧問一句,如果沒有我國介入,小沈將軍覺得以東江鎮的現狀,還能支撐多久”
沈志祥前面聽得投入,倒是沒有想到王湯姆突然提出了這么一個非常本質的問題,當下猶豫了片刻之后,這才回答道“東江鎮得不到朝廷的支持,終究是撐不久的,以在下之見,頂多還能茍延殘喘一兩年時間。建奴不滅東江鎮,終究是不敢放心南下。”
王湯姆繼續問道“這是你個人的看法,還是東江鎮高層普遍的看法”
沈志祥望向王湯姆道“實話說吧,這其實就是我家大人的看法,否則他哪肯這么容易就答應了與貴國的合作”
王湯姆點點頭道“沈大人審時度勢,眼光倒是準的。其實我國也對遼東局勢持有類似的看法,最遲后年,后金就會出兵解決東邊的隱患,不只是你們東江鎮,還有朝鮮這個藩屬國。朝鮮就不說了,不過是一群匹夫,指望不上他們出力,但那時候的東江鎮,大概也集不起多少兵力來與后金對抗了。”
沈志祥對于王湯姆的說法深以為然“朝鮮國上上下下都是一群慫包,一面對大明唯唯諾諾,一面又害怕得罪了建奴。他們除了能給東江鎮供應一點糧食之外,確實難堪大用。”
王湯姆繼續說道“朝鮮人不但難堪大用,而且毫無忠心,關鍵時刻可能還會反戈一擊,總之是不能信任的對象。你們跟朝鮮打交道,也要多留些心眼,不要被人給賣了。”
在原本的歷史中,清太宗皇太極于1636年率軍十萬入侵朝鮮并迫使其臣服,史稱丙子胡亂。這場戰爭的目的是為接下來攻打明朝解除后顧之憂,敲打朝鮮這個不識時務的國家。清軍僅用時不到兩月,就逼降了朝鮮,讓其斷絕了與原宗主國大明的關系,接受滿清冊封,連使用的年號都由明朝年號改為了滿清年號。而時任朝鮮王朝第十五任國王的李倧被迫與滿清議和,世子李凒和次子李淏都被送到奉天作為人質,而主張反清的大學士尹集、吳達濟、洪翼漢三人被當眾處死,從此朝鮮便成了滿清的藩屬國。
當然了,皇太極也沒有忘記皮島上的東江鎮余黨,下令朝鮮派兵協助清軍攻打皮島。在經過兩個多月的苦戰之后,島上明軍大部分陣亡沙場,沈世魁、金日觀等主要將領都以身殉國,東江鎮的編制也終于被徹底消滅。島上唯一一個投降了滿清的高級將領,便是沈志祥。
對于這些細節,王湯姆當然不能和盤托出,那樣沈志祥不但不會相信,反而可能因此而產生猜忌。不過既然東江鎮高層對未來形勢走向已經有了比較清楚的預判,王湯姆順著這個節奏往下說就比較容易了。
王湯姆道“我們不希望大明戰敗,但直接出兵討伐后金,或者是向大明軍事援助,那也不是我們現在能夠做到的事。所以我們只能設法拖住后金的腳步,不讓他們那么輕松就掃除掉南下的障礙。扶持不了大明,但我們可以扶持東江鎮,雖然你們的實力下滑得厲害,不過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和資源來進行恢復,我想你們應當還是可以跟后金好好過過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