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艘作出這種冒險嘗試的敵船是一艘蒼山船,這種戰船裝備有兩門佛郎機炮,火銃七八支,火箭、煙筒、火磚、弩箭等武器若干,全船載員三十多人。不過潘嚴認為這艘船上應該不會是齊裝滿員,因為當初登州水師部隊被裹挾叛逃到遼東的時候,人員就只有正規編制的六成左右,而金人不善航海,能隨船出海作戰的人不多,幾乎不可能補齊這種程度的缺額。
這艘蒼山船從遠處就開始計算速度,試圖在海上繞出一道弧形航線,從“威遠號”前進的方向進行橫向攔截。如果以“威遠號”所具備的機動能力,要避開這種近乎徒勞的攔截也不是太大的問題,但王湯姆殺得興起,并不打算采取避讓的策略。
“瞄著船頭的位置撞過去,不要留手”王湯姆對舵手下達了命令,然后讓大副立刻拉響船上的汽笛警報,提醒船員和水兵注意即將到來的沖撞。
潘嚴當然也聽到了高昂的汽笛聲響起,不過他并沒有弄明白這個信號代表著什么意思,正在左右張望之際,還是旁邊的海漢軍官一把將他按在了船舷邊上“抓緊纜繩,馬上要撞船了”
潘嚴奇道“怎么不避開對方”話說到一半他就沒有再繼續問下去了,他也發現這個問題有些多余,以“威遠號”占據絕對優勢的船體大小,的確并不需要避開對方。“威遠號”的船頭還外包有堅固的鋼制撞角,對方這么橫過船身來攔住去路,簡直跟找死沒有兩樣了。
當對方船上的水手們發現這艘海漢戰艦非但沒有嘗試減速或躲避,而是加速直沖而來的時候,已經沒辦法再進行避讓閃躲,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船體高大的“威遠號”由南向北撞上了自己所在這艘蒼山船的船頭。預想中用自己的小船卡住對手大船的場景并沒有出現,“威遠號”船頭的撞角如同野獸的利爪一般輕松撕裂了蒼山船的側舷船板,然后借助巨大的動能將整個船頭撞得粉碎。在水手們的驚呼聲中,“威遠號”船舷的眾多艦炮以幾乎貼到敵軍臉上的姿勢發出了轟鳴,葡萄彈鋪天蓋地的打在了蒼山船的甲板上,將船上的人員和甲板一起打得千瘡百孔,支離破碎。
潘嚴看到兩船將要撞上的時候,就已經蹲下身子,抓緊了船舷旁的纜繩做好應對的準備。隨著船體的猛然一震,潘嚴便聽到另一艘船上傳來不斷的驚呼之聲,還沒等到他從船舷探出頭去張望,便聽到炮聲次第響起,期間還夾雜著凄厲的慘叫聲。
潘嚴站起身來,扶著船舷探出去看了一眼,便立刻不忍地轉過了頭。饒是他從軍多年,也從未在海上交戰中見到如此血腥的景象。那艘蒼山船前部包括船頭在內大約四分之一的船體都已經變成了大大小小的碎木板漂在海中,海水正大股大股地從船頭的破損處涌入內艙,甲板上的血泊中躺滿了或死或傷的水手,斷腿殘肢觸目皆是。雖然還有不少傷者尚未斷氣,依然在發出痛苦的嘶叫和呻吟,但整條船上已經看不到一個能站起來的人了。
當“威遠號”將這艘船拋到身后的時候,潘嚴注意到船身已經下沉了近半,而目力所及之處,并沒有任何一個人跳船逃生,看樣子這條船是一個活口都留不下來了。如果從兩船相撞開始算起,整個交戰的過程快得讓人根本反應不過來就已經宣告結束。至于戰斗的結果更是呈現出一邊倒的架勢,“威遠號”除了側舷的船漆被刮花了之外,幾乎沒有什么別的肉眼可見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