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芝罘島之后,王湯姆留出了兩天的時間讓艦隊進行休整,并作了南下之前的最后一次補給。在他帶隊離開山東之后,這里的海上武裝力量就會減少到接近于零的水平。只有少量的漁船和客貨兩用帆船會繼續留在芝罘港附近,而作戰船只則將全部返回浙江,趁著冬季進行必要的維護保養。如果遠在海南三亞的勝利港造船廠有新研究出來的艦船裝備,也會選擇在這個時間送到舟山,由當地的船廠對現有的船只進行改裝。
在此之前王湯姆也召集軍方的所有高級指揮官,在芝罘島開了一個為期一天的碰頭會,主要內容就是部署冬季的防御措施,以彌補海軍離開之后的空缺。
雖然王湯姆要作為指揮官帶艦隊離開芝罘港,但摩根在此之前已經來到山東,加上錢天敦、陳一鑫、哈魯恭,軍方領兵的將領依然是維持在四人的水平上。其中錢天敦和摩根留守芝罘島,哈魯恭率騎兵駐扎在福山縣城附近,陳一鑫則繼續守衛福山銅礦,協助田葉友在冬季完成開采之前的基建工程。
以海漢目前在芝罘島和福山縣的兵力和兵種構成而言,要應付登州境內的明軍小規模騷擾應該不在話下。另外芝罘島與大陸之間沙洲上的半永久防御工事也已經基本完工,大陸上的人員可以在必要的時候回到芝罘島上,將防線收縮到最小的作戰半徑之內。以明軍現有的武裝水平和作戰能力,就算派來幾倍的兵力,也不太可能突破海漢陸軍的火力網,從陸路攻上芝罘島對敵人來說基本是不可能達成的目標。
對海漢而言,目前僅有的防守漏洞大約就是來自海上,海軍南下之后留下的空檔只能由陸軍來填補,好在芝罘島北岸以峭壁居多,大股部隊幾乎不可能從北邊海上對芝罘島發動攻勢。如果想從海上攻擊芝罘島,只能將東西兩側的港灣作為切入點,而由海向陸的攻擊,海漢所擁有的防御優勢就更為明顯了,想要嘗試這種操作就得先做好遭受岸防炮點名的準備。
此外由東江鎮選派過來的數十名學員也分兩批抵達了芝罘島基地,海漢在過去幾年為安南、占城、大明等國培訓了大量武裝人員,相關的培訓內容也都有很強的針對性,對于如何訓練出一支可以在軍事行動中配合海漢軍的協從武裝,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操作模式。
他們當中的陸軍軍官都將在這里接受一個冬季的軍事培訓,主要是學習火銃火炮的使用方法和相關的戰術,以及海漢軍的一些慣用套路。在開春之后,海漢就將向東江鎮一批“先進”的制式武器,提升其戰斗能力。而類似潘嚴這樣的水師軍官,則將隨同艦隊一同南下前往浙江,在舟山定海港接受培訓。
除了重新部署防御,制定應急方案,安排訓練計劃之外,王湯姆此次南下還將帶走兩千余名暫居在芝罘島上的移民,所以還有一批民用船只要隨艦隊一同南下。在這批移民被運走之后,海漢在本地所控制的移民大約就只剩下一千二百人上下,幾乎全是能干活的青壯,由芝罘島與福山銅礦對半分掉了這些勞動力。
就在軍方召開會議期間,又降下了一場大雪。而這次的降雪就比前些天的斷斷續續的幾場雪大多了,氣溫也隨之下降了一大截。對于絕大部分出身南方的海漢士兵來說,即便是換上了厚厚的冬裝,也仍然難以完全適應這種寒冷的天氣。
海漢在此之前已經在芝罘島上修建了大片集暖的營房,讓駐軍和民眾在島上過冬倒是壓力不大。比較困難的是才開工不久的福山銅礦地區,這邊雖然也是按照芝罘島營房的標準進行修建,但工期太短,所建成的營房數量并不足以安置現有的駐軍和民工,迫于無奈之下,只能增加居住密度,在一間營房里硬塞進兩到三倍的人。
好在過冬所需的糧食、被服、取暖燃料等物資倒是沒有什么壓力,相關的籌備和運輸工作是早在來山東之前就已經計劃好了,可控程度和實施狀況要遠遠好于銅礦基建工程的工期進度。而福山銅礦通往海邊的道路已經建成大半,必要時芝罘島也可以向當地補充物資和人員,雖然當地的生活條件稍微有些艱苦,但至少還不會發生物資短缺的狀況。
十二月二十日,由王湯姆率領的海漢北海艦隊從芝罘灣緩緩起航,為數眾多的戰船從港灣分批駛出,場面蔚為壯觀。如果讓登州城里那幾位仁兄看到這個場面,或許就會毫不猶豫地打消腦子里某些不切實際的念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