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海漢在浙江最有影響力的莫過于他們的貿易體系。盡管官府一直沒有認可海漢在本地的通商權,但實際上民間有許多商人早就跟海漢建立了合作關系,這其中也不乏有官員在背后支持的商家。而大家都知道這些人有路子與海漢聯系,甚至是有某些共同的利益,城破之后能夠保得周全的大概就是他們了,自然就有許多人想通過這些路子來求個安全就算抱不到海漢的大腿,能借到個屋檐擋風遮雨也好。
仗沒開打,這杭州城的民心卻已經垮了大半,原本歷史上清軍在十年后打到杭州,這里的軍民會選擇不戰而降,開城迎接清軍,看來倒也不是毫無征兆,從現在對待海漢軍的態度就能看出一二了。
當然了,社會氣氛會在短短數日內轉化到當下的狀況,也不僅僅只是城外海漢軍示威的作用,前期以各種身份混入城中的海漢眼線著實不少,也正是依靠著這些人在城里不停地散播各種言論,帶官府的負面節奏,才會讓輿情朝著不看好戰果的方向迅速滑落。而城內的各個衙門對于這些輿論攻勢的反應顯然有些后知后覺,等察覺到的之后已來不及澄清,也沒法追查其源頭了。拋開單純的軍事實力先不談,在宣傳戰場上海漢也是占據了明顯的上風。
在這樣情況下,自愿代表大明擔任和談使者的曲余同終于抵達了杭州城,對于正處于熱鍋螞蟻狀態的王畿來說無異于救命稻草。王畿甚至來不及通知軍方的人過來,便先行單獨接見了曲余同。等劉峰等人接到消息趕過來的時候,這兩人已經談得七七八八了。
“本官已與曲大人議定,由曲大人代表浙江都司,出城與海漢人商議退兵之事,各位大人可有什么意見”王畿待人來齊,便迫不及待地宣布了自己的決定。
劉峰應道“讓曲大人獨自前往敵營,未免有些危險,以本官之見,起碼還要去一名武官,也好有個照應。”
曲余同一聽便知劉峰是什么意思,這當然不是真的在擔心自己的安全問題,而是信不過自己,想要派人同去以便監視自己的言行。不過去到海漢營中之后自然有人照應,曲余同倒也并不擔心劉峰的人能玩出什么幺蛾子,當下一揖道“多謝劉大人關心,下官來得匆忙,加之寧波防務要緊,所以未帶武官隨從同行,這人選安排,但憑大人吩咐。”
劉峰進曲余同也不反駁,一口便答應下來,當下倒不便再為了反對而反對了,只能應道“那便由指揮僉事祁杰祁大人,隨你一同前去,你們遇事多商議商議,莫要獨斷專行,中了海漢人的套”
曲余同應道“適才聽王大人說起,前幾天祁大人還率軍出城迎擊海漢軍,下官對祁大人的勇氣也是佩服得緊”
祁杰就在旁邊坐著,聽聞這話臉色也是有點為妙,只是拱拱手應道“曲大人過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