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余同不動聲色地應道“既然要把賬算清楚,今時今日,劉大人可有與海漢決戰于杭州城下之決心劉大人或許會說,海漢此時猖狂,不過是因為近期浙江軍力空虛所致,那待北上剿匪的軍隊回來,再與海漢算清這筆帳不就行了下官可從沒說要將此事一筆勾銷,簽了這協議,也不代表今后就不能開打了。”
劉峰被他這一通懟,臉色頓時就黑了。曲余同這種說法,無疑就是在指責軍方的無能才造成了當下不得不向海漢妥協的局面,如果軍方覺得簽署停戰協議不可接受,那大可再派兵出城去與海漢戰個你死我活當然要是再吃了敗仗,只怕議和的條件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跟海漢拼命當然不可能,只要海漢不攻打杭州城,浙江官府已經不打算再將戰事進行下去了。如果讓朝廷知道浙江這邊竟然被一支外國來的武裝部隊攪得不得安寧,那在場諸位誰都別想再過太平日子了。
劉峰自己也深諳其中道理,所以才會認可了王畿的議和決定,但心頭還是有一股氣難以平復。這被曲余同一番夾槍帶棒的嘲諷,更是氣得七竅生煙,正待發作之時,王畿卻發話道“大局為重,還是先讓海漢退兵為上”
王畿的話無疑就已經為這件事定下了基調,劉峰要是再繼續跟曲余同爭執下去,那不免就會被冠上“不顧大局”的罪名,當下只能哼了一聲,狠狠瞪了曲余同一眼,先將這筆帳記在了心里。
既然王畿已經表態了要跟海漢和平解決當下的戰事,那其他人再拼命反對也是無用,特別是對海漢反感最為強烈的軍方,因為之前的戰績不佳,現在也的確無法作出硬氣的表態。而大方向確定之后,細節問題處理起來就容易多了,不管是破案和賠償的實施時間表,還是開放通商權的具體地區,雙方可操作的空間都要大得多。而王畿對曲余同此次表現也由一開始的不滿轉變成了欣賞,決定將后續的細節磋商也一并交給他出面處理,這種安排倒也正合了曲余同的心意。
曲余同辛辛苦苦配合海漢演這出戲,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保住自己寧波知府的官位不被撼動,如果能在王畿面前盡可能多地博得一些好感,那么成事的把握自然也會隨之大增。而王畿現在把談判的差事全權交給曲余同,基本就已經肯定了他在此次事件中所起到的作用,今后誰想打寧波知府這個位子的主意,就得先掂量掂量布政使大人的意思了。
當然了,如果王畿屬意別人,另外安排他人接手此事,那就別想從海漢那里輕松過關了。除了曲余同之外,其他官員出面很難再獲得海漢的信任,換個人想要把談了半截的停戰協議完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終也還是會把事情交到曲余同手上。
海漢與曲余同之間事先就已經達成了默契,這停戰協議具體怎么操作也早有預案,浙江官場上雖然有不少人都懷疑曲余同的立場,但也不得不承認曲余同跟海漢談判的結果要比預計的好得多。至少在他的操作之下,浙江官府和各位大人的顏面基本是暫時保住了,否則讓海漢再這么繼續鬧騰下去,亂了浙江,大伙兒不但要丟臉,而且還會有丟官之虞。
如今雙方的對峙已經超過十日,錢塘江下游的航運幾乎處于完全停滯狀態,大量與此利益相關者已經在杭州城里吵翻了天,官府所承受的壓力也快到了崩潰邊緣。王畿如果不是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也不至于被曲余同幾句詭辯就給帶偏了方向,他敲定策略之后便催著曲余同趕緊實施,于是曲余同回到城里還不到兩個時辰,便又馬不停蹄地出城趕去見海漢人商議后續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