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思投效海漢的時間已經有一年多,來杭州之前也時常會接受海漢立場的政治觀點灌輸,對于當前大明政治形勢的了解程度甚至還超過一部分官府中人。他也知道海漢對于大明的態度并不像其他周邊小國那樣充滿敬畏感,反倒是明顯有一種居高臨下的謎之優越感。一開始他認為這是海漢人見識太少而暴露出來的無知狂妄,但后來就慢慢發現無知的不是海漢人而是自己。
這幫海外來客所掌握的各種先進技能的確是聞所未聞,不管是經商、打仗還是治理地方,他們無所不會,無所不精,算無遺漏。雖然林思自己也曾是不受官府管轄的武裝走私商中的一員,但他也不得不承認海漢在這些離岸海島上所展現出來的經營水平遠高于他和他的同行,而且與官府相處的關系也和諧得多。林思最初只是臣服于對方的武力,但后來心態慢慢改變,對于海漢的態度也從最開始的被迫聽命變成了發自內心的服從。
林思被灌輸的觀點之一,就是海漢在大明沿海地區的各種活動,其實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協助大明維持統治。不管是在南邊清剿海盜,建立通商航線,還是去北邊救助難民,抗擊北虜,這些行動所得到的客觀效果的確是有利于大明。盡管在此過程中海漢毫不客氣地將一部分近岸島嶼收歸己有,但這在林思看來其實無傷大雅即便是海漢人沒來的時候,這些島嶼也是置于海盜和武裝走私商的控制之下,同樣也是官府管不到的地方。
或許是因為職業的影響,林思很多時候都是在跟外國人打交道,對大明的忠誠度其實很有限,但海漢在灌輸這些政治觀點的時候都會從憂國憂民的角度出發,時間一長林思也受到不小的影響。所以他與潘嚴議論起這些千里之外的戰事也不會一無所知,口氣不像是以利為先的生意人,倒頗似體制內的官僚。
潘嚴跟他聊起這些話題,倒也沒有先前所擔心的對牛彈琴狀況出現,反倒是聊得十分投機,當下便道“可惜當世如海漢這般能看清時局的人實在太少,就算有這樣的人,也沒有海漢首長們的本事,能縱橫四海,滅敵于千里之外。”
林思應道“潘爺若是有心,大可改換陣營,投效海漢。”
潘嚴連忙搖手道“在下何德何能,哪有為海漢效力的本事”
“首長們既然放心讓你一人來杭州調研,這便是對你的信任和器重了。潘爺可別以為誰都能有這樣的待遇,這豐盛米行開業一年,你還是第一位造訪這里的外地軍官。”林思嘖嘖道“就連福建許家那些軍爺,來浙江也都是在舟山島上待著,沒見有誰跑來杭州露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