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娥聽得臉色大變,她根本想不到自己與韓正山之間商議的交易竟然還會有第三人知道,甚至連具體的價錢都清楚,而從剛才韓正山的表現來看,顯然不太像是他主動說出去的。
林南順著話頭道“我們知道的事,遠比你知道的多,所以你別想著要對我們有什么隱瞞。如果你所說的跟韓捕頭所說的對不上,跟那個顧輝所說的有出入,那就對不起了”
林南連哄帶嚇,終于是徹底擊潰了翠娥的心理防線,將她所知的信息掏得一干二凈。審完之后也顧不上休息,將翠娥押下去之后,又趕緊提審韓正山。好在距離清晨解除宵禁的時間還早,有足夠的時間來慢慢處理這兩名俘虜的審訊工作。
“韓捕頭,你的姘頭把該說的都說了,我勸你最好也不要再隱瞞任何事,因為你們所說的情況如果有對不上的地方,那我就只能采取非常手段了。”林南先對韓正山警告一番,然后才開口問道“聽說通盛碼頭大火案已經結案好幾天了,為什么你還在查這起案件是哪位大人給你下的命令還有誰在跟你一起調查你手里有哪些實證,都好好給我講一下。”
林南所乘的馬車在距離韓正山住所還有半條街的地方慢慢靠路邊停了下來,等待徒步趕來的手下從不同方向慢慢包圍目標。由于并不清楚韓正山是否是在借此設伏引自己上鉤,林南只能多加幾分小心謹慎,不可讓對方輕易得逞。如果在附近發現了成群活動的可疑人物,那么林南手下的人立刻會各自散去,放棄這次的行動。
林南從車廂暗格中取出一把兩尺長的短刀遞到潘嚴面前“不知道潘兄用什么武器趁手,不過當下條件有限,暫時沒得挑選了。”
潘嚴接過手來掂了掂份量,又輕輕將刀從鞘中抽出一截,雖然車廂中只有透過車簾照進來的微弱光線,但寸許寬的锃亮刀面將這光線完整地反射到了潘嚴眼中,手指傳來光滑而冰冷的觸覺,經驗告訴他這是一把百煉鋼打造的好刀。
不過這種材質的刀在海漢軍中并不罕見,而是幾乎成了普通士兵的標配,這也是讓潘嚴感到十分羨慕的一點。海漢軍的單兵裝備除了沒有像樣的盔甲,其他無論是武器還是服裝、作戰用品,其質量都遠超過明軍的水平。當然了,跟海漢軍在一起待的時間長了,潘嚴也知道海漢軍慣用的戰術對盔甲的需求非常低,由于其武器性能優勢巨大,敵人能在戰場上與進入面對面近距離廝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他們的單兵裝備中根本就沒有盔甲這一項,這也使得海漢軍的機動力較明軍高出不少,后勤輜重的壓力也大為降低。
像這種使用百煉鋼打造的佩刀,在大明或許要賣到二十兩銀子以上,而明軍普通士兵列裝配發的佩刀雖然尺寸更大一些,但造價卻不會超過二兩銀子。不問可知,林南帶的這隊人,應該都是裝備了類似的武器,海漢在這方面行事真是財大氣粗,毫不吝嗇。
潘嚴合上刀鞘,將刀插入腰帶,然后用外面的袍子遮住,這樣只要不是有人上來搜身,很難看出他身上攜帶了一柄利刃。
而林南身上除了同樣的短刀之外,還有一把六聯發的火帽轉輪手槍,這玩意兒除了軍警部門的高級官員,以及穿越者的貼身侍衛之外,也就安全部的少數外勤人員有資格裝備。當然了,目前這種環境并不適于使用手槍這種動靜很大的武器,林南將其帶在身上更多是出于職業習慣,以防萬一。
兩人一前一后下了馬車,已經有部下過來向林南報告,在韓宅附近沒有發現異常跡象,而外勤隊搭人梯從墻頭看了院子里的狀況,屋里點著燈燭,應該是有人在家。
“動手吧,動靜小些,把出入通道都給堵住了,不管什么活物都不可放走”林南低聲下達了行動命令。既然決定了要行動,他就不會再留任何余地,不管院內有沒有埋伏,現在都只能孤注一擲了。他手下這隊人都是見慣生死的老手,對于這種場面不會有什么怯場退縮的表現,只要命令下來,他們自會堅決執行,至于行動細節也不需林南再強調了。
韓正山完事之后摟著翠娥在床上沉沉睡去,忽然間就無端驚醒過來,一睜眼見桌上的蠟燭才燃去一半,此時正好聽到遠處傳來的暮鼓聲,才知道自己并沒有睡著多久。他覺得有些口渴,便從被窩中爬起來,準備下床喝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