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正山在苦役營里敲石子的時候,王湯姆和石迪文正在研究三亞發來的公文電報。在過去的一年中,海漢對外的主要精力都是放在了北邊的開拓工作上,從去年四月的國慶之后,海漢陸海兩軍有近半的機動兵力都集中到了浙江、山東兩地,而由此所帶來的資源傾斜也不可避免地讓南海地區的開發建設進程停滯下來。如今北方已經進入冬季,海漢在山東和浙江的軍事行動也全部告一段落,執委會希望將重心重新回到南邊,繼續鞏固加強海漢在南海地區的控制權。
目前海漢在南海主要是以中南半島東海岸上的數個港口,加上位于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婆羅洲海域交界處的安不納群島,馬六甲海峽東入口處的星島,蘇門答臘島與婆羅洲之間的邦加勿里洞島,這一系列據點和殖民地所串聯起來的直接控制區。
位于中南半島的各處港口依托于大陸,開發建設的難度稍低一些,而南海各處島嶼據點遠離三亞大本營,物資和人員的輸送都極為不便,開發進程也要相對慢得多。加之去年海漢將大部分的海上運力集中到了北方,推進北上計劃的執行,南海這邊所能得到的資源就相對更少了。如今執委會決定調整資源配置,首要任務便是運送更多的漢人到南海各處據點,增強漢民族對當地的控制,同時增多的勞動力也將有效加快當地類似港口、道路、居住區、種植園等大型基建工程的建設速度。
目前海南島周邊區域的移民數量都逐漸趨于穩定,不會像前幾年那樣有大波的廉價移民涌入海漢了,更多的是有目的性的引入一些掌握特殊技能的技術移民,比如各行業的匠人,思想開明的文人,與海漢有深度合作的商人等等。
而廉價勞動力的來源則逐漸向南北方向轉移,南邊是從南亞、中亞、西亞乃至北非等地販運而來的奴隸,這些人主要被安置在南海各地的種植園里勞作;北邊則是來自中原、華北、遼東地區的戰爭難民為主,這些人基本都是漢人,與海漢在語言、文化、生活習慣方面都沒有太大的差異,重新適應環境的速度要比那些外國奴隸快得多,也是執委會最樂于接收的移民對象之一。
不過隨著冬季的到來,北方航線暫時陷入停滯,海漢的移民來源也因此大受影響,所以執委會要求包括浙江在內的大明南部各處殖民地都加大征收移民的力度,以盡可能填補南海殖民地開發所存在的勞動力缺口。當然這個任務也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畢竟海漢在南海地區的勞動力缺口不是小數目,任何一個據點填進去幾千人口也都不會嫌多。在這樣的狀況下,各地用來關押戰俘和囚犯的苦役營,自然也就成為了相關部門的關注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