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正山了解了峴港的狀況,再琢磨琢磨也就明白了為何海漢能夠從大明源源不斷地吸收移民。不管是安南還是大明,地方官府對于海漢這種實力的存在都不免會心存畏懼,誰也不想為了一些的去留而主動招惹麻煩上身。更何況被海漢所占領的地方,附近的官府多多少少都會從海漢人手中獲取到各種好處,這些官員一般也都會給予海漢行事的方便,其立場究竟會站在本國還是海漢一邊還真是說不定。
韓正山轉念一想,那浙江舟山何嘗不是大明的峴港,被海漢人占去了一年多時間,浙江官府卻并沒有采取什么行之有效的措施來驅逐海漢。反倒是海漢反客為主,竟然將軍隊開到杭州城下,逼著浙江官府變相承認了他們在舟山島的權益。這安南國國力遠不如大明,不過執政的高層倒是心思活絡,直接就把這地方送給了海漢,不用大家為此撕破臉皮,還能以此換來海漢的各種援助和支持,倒也不失為一個比較平和的解決辦法。
韓正山很想在峴港走走看看,畢竟相較于與大明一樣是漢人政權的海漢,這里才算是真真正正的外國,他也很想見識一下異域的風土人情,但怎奈上級劃定的活動范圍就限于港區之內,就連飯食都是在別處做好之后送到碼頭上來,哪怕是他這種級別的干部也沒有資格走出限定區域。他在船上的時候還聽船長丁旭說過這峴港風景極佳,甚至還有首長在這邊圈地蓋樓,每年過來度假,但現在連碼頭都出不去,看來是沒法一飽眼福了。
不過老天爺似乎十分眷顧韓正山,一直以來的好運氣也沒有離他而去,當他正打算放棄這個念頭的時候,便有人來通知他去上級那里報到。韓正山趕緊放下飯碗,抹了一把嘴就趕著去見譚舉任了。
“你跟我去趟附近鎮上,順便跟這里的治安官交流一下,學學人家是怎么治理這地方的。”譚舉任吩咐完之后,也不再多問韓正山的意見,便返身上了一輛馬車。
韓正山也不敢再多問,便小步快走跟在后面。同行的除了他之外,還有譚舉任的隨身秘書和四名貼身護衛,以及趕車的馬夫。不過秘書是譚舉任的親信,也跟著坐進了馬車,車里還有過來接譚舉任的本地工作人員,韓正山與四名護衛坐不進去,就只能一起徒步跟隨了。好在地方不遠,也就一里左右的路程,韓正山倒也不會覺得太辛苦。
但很快韓正山又發現同樣的馬車還有好幾輛,后面也都是跟著護衛,也是朝著同一個方向在進發,看來這船隊里的首長是全都出動了。
到了目的地之后,韓正山很快便明白情況了,原來是本地的執政官員要宴請譚舉任等人,所以派了數輛馬車到碼頭上來接他們。
以韓正山的級別,肯定是沒法跟首長們同席的,甚至連同一個屋檐都做不到,包括秘書在內的隨行人員全部被請到另一間花廳就座,這邊也同樣設有宴席,而出面陪同的則是本地的治安官、移民官、商務主管等等。這些人與韓正山一樣,統統都是歸化民,交流起來倒也不存在身份等級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