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寬約一里的河道兩岸,密密麻麻地停靠著上百艘帆船。不過柔佛國的造船技術顯然還相當原始,這些帆船普遍船體不大,跟海南島那邊常見的漁船差不多大小,一艘船頂多也就能裝十來個人。即便如此,這些船也不知道是搜羅了多少地方才湊出來的,以柔佛的國力能在短時間內征調這么多船,應該已經是殊為不易了。
在這些小船當中,也有那么五六艘船體稍大,外形比較惹眼的帆船。羅杰一眼就可以確定,這種只有西方殖民者才會擁有的蓋倫船,可絕對不是柔佛國能造出來的貨色。羅杰拿出望遠鏡,仔細觀察一番之后,終于在其中一艘帆船的桅桿上看到了耷拉著的三色米字旗。毫無疑問,英國人的駐地應該就是在這附近的河岸了。
在距離英國帆船不遠的河岸上,已經建起了一個小小的貨運碼頭,可以看到碼頭上已經堆放了不少打包完畢的物資,還特地搭建了竹棚遮擋風雨,看樣子對方的備戰工作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了。碼頭上仍有一些民工在將物資源源不斷地搬運過來,不過顯然這種純靠人力的運輸方式效率是很低的,遠遠不及海漢碼頭的運作方式。
羅杰很快注意到碼頭上的確是有幾個金發碧眼的西方人在指指點點,想來應該便是前來援助柔佛的英國佬了。眼見遠處的巡邏隊慢慢折返回來,羅杰連忙示意兩名手下隨自己一起后撤。這叢林邊緣的樹木較為稀疏,等巡邏隊到了近處,他們三人可是遮掩不住身形的。
偵察隊在這里逗留了足足兩個小時的時間,換了幾處觀察位,并基本確認了柔佛巡邏隊的出現頻率。只是俘虜所聲稱的五百英國武裝分子,到目前并未能得到確認。除了找到幾艘英國所屬的帆船之外,偵察隊所觀察到的西方人大概還不足五十人。
羅杰看了看時間,還是下令原路返回駐地。這要是還不往回走,天黑之前肯定就走不到地方了,而在林間摸黑行進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敵軍尚在集結之中,倒也不用急在這一時半會就要把情報全部收集完。
偵察隊返程輕車熟路,行軍速度要快了不少,總算是趕在了天黑之前回到臨時營地。經過這一天的偵察,基本已經確定了柔佛軍在海岸的集結點,以及英國人的實際參與。不過現在尚未確認柔佛準備實際投入作戰的兵力,以及英國人是否真的派出了數百武裝人員參與此次行動,所以接下來的一兩天里他們仍有任務需要完成。
臨時營地這邊倒是安寧無比,一整天下來連個鬼影子都沒見過,看樣子這附近的確是沒有人跡活動。留守營地的幾人都是閑了一天,見羅杰帶隊回來便主動請戰,要求參加第二天的行動。不過羅杰本來就打算好了要讓手下眾人輪流參與,倒也沒有駁回他們的請戰,很痛快地應承下來。
按照約定的時間,羅杰用電臺與星島基地取得了聯系,簡要告知了目前的行動進展。他也沒忘了提醒坐鎮星島的譚舉任,加快備戰工作的推進。柔佛的備戰內容雖然看來簡陋,但羅杰在戰術上并不會因此而輕視對手,說到底決定戰爭走向的是人,而不僅僅只是取決于裝備的優劣差異。先進的武器裝備和作戰手段固然可以給海漢軍帶來極大的優勢,但要將優勢轉化為勝勢,那還是得軍人們齊心合力去奮戰才行。
事實上星島基地的備戰工作從羅杰率軍進駐的那一天開始就沒停下來過,所修建的各種防御設施,日常的所有軍事訓練,以及囤積在基地的大量糧食和物資,統統都是為了某天可能到來的戰爭在作準備。海漢執委會拿下這個咽喉要地,就沒想過這地方能一直太平下去,所以在占領之后一直沒有投入太多資源對星島進行商業開發,或許也是執委會秘而不宣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