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松柏掩映下,一個個刻滿名字的石碑排列成林。
榮烺站在搭好的高臺上,自河南巡撫開始,每個人在救災過程中出了多少力做了多少事,她都一清二楚,那寥寥數語落在各人心間,他們便明白,公主殿下是真的了解他們付出了多少。
這樣的天災面前,每個當時救災的人不會考慮到今日朝廷的表彰。但,朝廷記得他們的付出,他們便打心底覺得,心里暖和,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他們為救鄉親父老,出了一份力。
而這一切,朝廷知道,大家知道。
從官員開始,一一表彰后是士紳、學子、商賈、僧尼道人每個要表彰的名字,這個名字代表的人做過哪些事,榮烺連文稿都不用,便說的無一絲錯漏。
她正年少,自幼愛寵長大,滿心的愛多到用不完,言語間的真摯無一絲作偽。而情感是可以傳遞的,公主的真誠與贊賞,每個人都能收到。
因為,哪怕要留守在官衙不能來參加的官員,也都收到蓋著公主印的銀絲梨花簽,上面寫有公主的致意
致xxx
感謝參加開封城的救險。
落款是公主的朱紅印鑒。
也有不能親來的女眷,一樣可以經由官府的快馬,在家收到公主的信簽。
每一個光榮的名字都可以在石碑上找到,及至立碑儀式結束,榮烺帶著官員們離去,碑林這里都熱鬧了許久。
許多人佇立于此,或是尋找自己的名字,或是與親朋一起緬懷那些艱難與共、攜手互助的歲月。而這一日,會永遠留佇許多人心間,成為他們此生經久不滅的記憶。
立碑結束后,榮烺就要啟程回帝都了。
她離開開封城那一日,那個熱鬧勁兒,榮烺還是有點小虛榮的。非但城中各官員在河南巡撫河南將軍的帶領下相送,本地士紳、商賈、學子、僧尼等眾人,另外受邀來開封的外地士紳、商賈等聽說公主殿下近日就要回帝都,他們也沒急著回家,俱要送一送公主殿下,再各忙去。
還有無數開封百姓涌上街頭,榮烺一看這架式,當下只恨穿著禮服,也不能出去騎馬跟大家打招呼。她就從打開的車窗里,笑著朝大家揮手。
百姓們頓時激動起來,還有人喊,“殿下以后常來啊”
也有喊,“殿下千歲平安”
公主殿下來開封這大半個月,足跡走遍開封城每個坊區,就連受災嚴重的村縣,聽說公主殿下都親去看了。
還摘了個無能縣太爺的官帽子。
另外,公主殿下對咱們開封的美食、繡品、貿易等都多有欣賞。
免去咱們三年糧稅,一年商稅。
給咱們開封書院捐銀子。
還有
將咱們的名字鐫刻于碑林之上。
許多百姓追隨著公主殿下的儀駕,一直送出數里遠。顏相令侍衛官過去辭了三回,百姓們方留住腳步。
此事告知榮烺,榮烺也怪感動地,“哎,看到百姓們,就更要好好的治理國家。不然,都對不住百姓的信賴。”
方御史聞此言大加贊同,“殿下此話甚是。百姓最淳樸不過。”
方御史也是神清氣爽,無他,臨出發前,開封城的鄉紳們商量著,貸給百姓的銀錢不好免,但二十萬兩銀子的藥錢算他們的心意,捐給朝廷了。
意思就是,免了二十萬債務。
其實方御史原想再多免些的,他還去找榮烺嘀
咕了。榮烺說他,“差不多就行了。又不是立刻就還錢,開封城經一年就能緩過來的,四大銀號不捐了五十萬么,里外一算,剩下的債務有限。你也給鄉紳留些余地。”
方御史這才沒繼續唧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