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祖母是看著有點老,其實精神頭兒挺好。”孩子不會想那么多,說話直接,榮烺說,“祖母,我是這么想的,重注貞烈傳的事十分要緊,打頭的得選好。祖母你輩份最高,你做頭,姑祖母是公主里輩份最高的,再加上姑祖母。另外,還有母后、順柔姑媽,帝都的郡主,還有阿玥姐的母親,這樣一人分一節,每人把自己對貞烈傳的見解拿出來,匯總在一起。最后,由姨媽主筆編注。祖母您覺著這法子怎么樣”
鄭太后覺著挺好,這樣的法子,即便榮烺也不是一時一刻便想周全的。這孩子定想了許久,鄭太后道,“這里頭也有你的一份功勞,怎么把自己忘了”
“我還太小,別的不太懂,我就在女子課業上盡點力。”榮烺很認真,“貞烈傳上說女子有空該多習女紅針線,多聽父母教導,以柔順貞德為本。說半天也沒說很清楚。我讀書也半年了,不瞞祖母,略有心得。”
聽她文縐縐的說話,鄭太后強忍笑場,裝出請教她的樣子,“都有什么心得,跟祖母說說。”
“我閑來也翻了翻圣人大道,那些要科舉的書本,我們是不需要學的,反正女子也不必科舉。”榮烺說,“我覺著,我們女孩子讀書,應該效仿古禮,學習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我想了許久,古禮不愧是古禮,這六樣技藝非但涵蓋面廣,一旦基礎打下,以后不論專注什么,就都不難了。”
“你想的很好。”鄭太后贊一句。
得到祖母的肯定,榮烺也很高興,跟祖母說,“那我再具體想一下,這六樣技藝對應的書籍有哪些,我想分簡單、中等、特別難,三個難度,列出一些書單。”
“這就更周全了。”
榮烺高興的險些轉圈圈,鄭太后道,“如今咱們修注貞烈傳,以后會不會也有人像咱們一樣,重新再注貞烈傳呢”
鄭太后愿意重注貞烈傳,甚至愿意當這個領頭人,只是,依鄭太后的政治閱務,更深知一朝天子一朝臣,人亡政息,如今重注的貞烈傳,是否能百代流傳,惠及天下女子呢
“肯定會有的。”榮烺清脆的童音打斷鄭太后的傷感,榮烺說,“祖母您想啊,以后肯定會有比咱們更更更加聰明的人出來,那時她覺著貞烈傳不合時宜了,肯定會重新注釋的。就像我們現在這樣”
榮烺沒有任何愁思,眼眸中一派清澈光明,鄭太后忍不住將她摟在懷里香兩下,“唉喲,是這樣”
她之后已有阿烺這樣的孩子,阿烺之后呢,定也有如阿烺一樣的,更加出眾的孩子
“快別親了快別親了,壓住我的小弓了”
自打嘉平大長公主入宮后,新制小弓就成了榮烺心里的第一大寶貝。
不過,讓榮烺郁悶的是,第二天榮玥幾個休沐回宮,這幾天見到小弓也都同榮烺道謝,只是幾人怎么都不答應像榮烺一樣把小弓背身上,用榮玥的話說,“有點不好意思。”
榮烺嘀咕,“有什么不好意思啊。多好看啊。”反正,不管別人背不背,榮烺自己個兒是一連背了三天,到嘉平大長公主再次進宮參加宮宴才罷。
又換域名了,原因是被攻擊了。舊地址馬上關閉,搶先請到點卡目去掉,一定要收藏到收藏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