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村怎么能養超出規格的養殖場
出口外貿的茶葉他們同政府四六分,他們能分到四成,通常情況下農副產品的外貿出口政府和集體是三七分,上溝村這還是占了便宜。
最匪夷所思的是省委竟然默認他們村“交夠國家的糧食、剩余的都是自己”的決定。這一個個的舉措砸的國家經委的同志心頭巨響。
蘇葉臉上含著淡淡的笑容,徐徐地解釋道“因為我們村是省里的高產糧食試驗地,只要是試驗就會有成功失敗。實驗失敗了,這一年的糧食指標完成不了。”
“試驗成功了,省里農業部的同志也會考慮留種問題、以方便下個季度擴大生產,該交多少糧食我們沒辦法做主,一切看省里的計劃。省委決定讓我們交夠國家指標,剩下的都交給我們用于研究。”
幾個經委的同志聽了點點頭,試驗村情況確實特殊一些,別的村上繳的糧食只是糧食,他們村的糧食是種子。
“領導的這個舉措,極大地刺激了集體的生產積極性。”何老師補充道,“別的研究項目每年需要省里撥很大一筆經費開支,我們村基本是靠自給自足。利用生態循環,養家禽家畜制作綠色肥料培育試驗田,成熟的肉蛋禽供給供銷社、單位,賺取的經費用于新品種培育。”
經委的同志去參觀了村里的果汁工廠,一排青磚瓦房,干凈整齊,周毅吐字清晰有力地給他們匯報著村里的“經濟賬”。
“上個季度我們收獲了約30噸水果,用它制成果汁,投入本地市場共40824瓶,盈利38210元;村里的干部帶頭弄漁業養殖,去年漁獲2萬噸,盈利5801元不過村里主要的收入來源仍舊是茶葉的出口,去年我們村港商簽訂了合同,指定給港城出口約2噸茶葉,去年我們給政府創造了將近301234港元的外匯、30235元人民幣的稅收。”
“這僅僅是經濟方面的賬,除此之外我們村每個月產出每月600斤蛋、每月出欄900斤豬肉,600斤家禽我們村的高產紅薯使得清溪縣去年紅薯產量翻了三倍,從清溪縣人民公社今年底匯報的數據來看,今年的紅薯產量比去年多了13109噸,直接或者間接地緩解了市場的糧食、肉蛋壓力。”
原本還頗不以為意的經委同志,聽了周毅匯報的數字,輕輕地倒吸一口氣。
同時何梅梅給每個領導分發了一份“五年計劃”,雪白嶄新的紙印著工工整整的字體,顯然是剛印好沒多久的,湊近了還能聞到墨香味。祝副處長迫不及待地翻開這份長達五十頁的計劃書,越看越吃驚。
難怪能讓省委為其大開綠燈,這個不起眼的農村竟然能起到如此關鍵的作用
百度搜醋溜兒文學,最快追,更新最快
又換域名了,原因是被攻擊了。舊地址馬上關閉,搶先請到點卡目去掉,一定要收藏到收藏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