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先生不要理這些老古董了,他們現在啊,也就只能背地里嘮叨幾句,已經沒人聽他們了。
科舉停了,這些老夫子們讀了一輩子的書,就是要當官的,現在官當不了。就算是去做私塾先生,怕也沒人要了,大家都在學新學。
也就殷先生這樣的留學生才是前途遠大……”
一個姓侯的洋行買辦看著那些老古董們不順眼,又見殷勝之氣質不凡,有意迎合,就隨口貶低了那些老古董幾句。
“科舉停了?什么時候的事情?”殷勝之啞然。
“也就上個月的事情,你看現在的報紙還有討論呢,不過大多數人都覺著停的好。這科舉無用,禁錮思想啊……”
殷勝之臉色變得鄭重起來,這是誰的主意?怎么如此魯莽?
倒不是殷勝之贊成繼續科舉,但是他發對魯莽廢除科舉。
治大國若烹小鮮!
科舉在大齊綿延了兩千多年,根深蒂固。就算現在的大齊,起碼還有數百萬到千萬級數的考科舉的讀書人。
這些人原本都是大齊的精英,是統治階層的天然擁護者。同樣也是在官府力量達不到的情況下,維持農村和基層秩序的主要力量……
所以說,不管這個世界的大齊,還是另外一個世界的大清,就算是遭遇強勢文明的入侵,依舊保持著相當的凝聚力。
這些人天然就是黏合劑!
而另外一個世界,某組織靠著遍布所有基層的強大組織力,代替了這點……
但是一旦過了幾十年松懈下來,基層組織就立刻差不多崩潰癱瘓。
而和這個組織對敵的另外一個組織,卻始終沒有這種覺悟。既不能統治深入基層,又沒有了那些天然黏合劑,結果根本就沒有辦法發揮自己所擁有的強大力量……
被他所看不起的那個小組織給顛覆……
所以,殷勝之覺著,在眼前這種內憂外患的局面之下忽然廢除科舉,并不是一個好主意!
這個時候廢除科舉,只能讓整個大齊變成一盤散沙。
因為,這時候,沒有人擁有直接管理到最基層的力量!
“誰廢的科舉?當然是當今天子!”這位買辦提起當今大齊皇帝,猶自有著敬畏。
“當今天子?上個月……這么說就是在張秋臣大人出國的時候廢的科舉了?實在是太心急了啊……”
殷勝之不由輕輕地嘆息了起來。
因為這位陛下給自己寫過信,所以殷勝之對其忌憚張秋臣,想要獨自掌權的心思十分了解!
一旦張秋臣出國訪問,那位陛下就迫不及待的開始抓權,開始新官上任三把火來確認自己的權威。
一點沒有深思熟慮,就被科舉給廢掉了!
殷勝之搖頭嘆息,心道若是自己是那位天子的話,就決定不會如此心急……
不過,誰讓自己是旁觀者清呢?
就在這時候,只聽一片哄鬧:“水賊來了,水賊來了……”
船上一片騷亂的時候,就見到幾艘木船迎頭向著江輪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