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新投誠的禁軍將領,心熱從龍之功,比其他人更起勁的勸著殷勝之盡快進入神都,坐上寶座。
殷勝之當然知道這些人的心態,微微一笑,道:“不急,再等等……卿等之功,朕……我自記在心中。”
“還等什么?”這些人當然不敢問出口,然而心中卻都低谷不定。
盧振華輕輕開口,笑道:“殿下是在等神都之中派人出迎!”
“哦!”諸人表示這才明白。
至于是一早就明白,還是早就明白,那就不好說了!
事實上,殷勝之從西南緊急出兵,一路海路直達津口,然后冒著暴風大雨,就是要急著趕到神都城中,就是要掌控局面。
但是就在殷勝之得到了,朝廷發布了永平皇帝的“遺詔”之后,卻反而慢了下來,呆在這東大營不動了。
這當然不是怕神都之中有人布下陷阱,而是矜持作態。
大局未定的時候,自然要爭一個快字!
但是遺詔已發,大局已定。
這個時候,殷勝之這么快的入神都,吃相就未免顯得太難看了!
傳出去,好像殷勝之迫不及待帶兵前來搶班奪位一樣。
盡管事實是如此……
但是不能這么表現啊!
所以,殷勝之就要緩上一緩,并且等著張秋臣等人出城來迎接,然后進城。
這東西說是作秀也可以,但是絕對十分重要。
很多時候,你不作秀,反而會熱的不滿。
就比如很多電視秀,那些藝人見面客氣寒暄半天。
說不定他們自己都覺得這種事情沒有意思,浪費時間。
甚至如果有中二冷眼旁觀,還覺著這些人好虛偽!
但是不做可以么?
更是會讓觀眾們覺著,這些人一個個都沒有禮貌,爭名奪利的厲害。
所以,這場秀是給天下百姓看的!
話題延伸開來,以前有人說真小人比偽君子可愛的多。因為真小人起碼夠真……
但是,事實上,你最好遇到偽君子,也別遇到真小人。
因為真小人是已經無所顧忌,什么手段都能施展得出來。
而偽君子,起碼還有顧忌,還要在規則之內辦事!
話題扯遠,這個道理,這些禁軍將領們真不知道么?
很多人心知肚明,剛才勸殷勝之盡快入神都,不過只是表明忠心而已。
一句話就足夠了,要不然怎么不見他們接著勸?
而張秋臣他們會配合殷勝之演這出秀么?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后來歷史書上,對于這段驚心動魄的歷史,只是輕描淡寫的記載了幾句話。
“帝崩,遺詔以西南總督為皇太弟。秋臣率領群臣百姓,迎皇太弟于東大營。
庚辰,皇太弟繼位于廣明殿,元服,大赦天下。明年,改元建元。”
至于后世讀書人的人覺著奇怪,為什么張秋臣會率領群臣百姓去東大營迎接殷勝之……這就要去史書的各個角落去找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