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對了,你這個吃食叫什么名字”在接餅干時,小姑娘問道。
“黃豆粉餅干。”包蓉笑著回答。
“是用黃豆粉做的嗎”小姑娘又好奇地問道。
聽娘說,黃豆很便宜的,是用來喂馬的。
“有黃豆粉,也有精面。”包蓉笑著說道。
“哦。”小姑娘接過餅干轉身就走了。
小姑娘剛走,又有一穿著綢緞衣裳的少年走了過來。
同樣試吃后,一下子就買了三十文的餅干。
他們雖然用的是寬的鮮竹葉,但一次最多只能裝十塊,這少年買三十文就是九十塊,給分成九包包,速度就慢了下來。
“你們這樣包太慢了,就沒有油紙嗎”少年有些不耐煩了。
“公子見笑了,家里手頭緊,暫時買不起油紙。”包蓉邊裝餅干,邊笑著解釋。
綢緞少年給跟著他的小廝一個眼神,那小廝會意,轉身離開,不一會兒就提著個食盒回來。
“謝謝公子體諒。”包蓉笑著接過食盒,將之前已經包好的餅干全部倒進去,然后又接著數,很快就數好了。
“公子您要的餅干。”包蓉雙手拿著食盒遞給綢緞少年。
小廝趕緊接過,并付了錢,主仆倆就離開了。
大家看到連有錢的少爺都吃的東西,也都紛紛圍了過來,聽說才一文錢三塊,也都紛紛掏錢買了。
但買的量都不如綢緞少年多,但這里畢竟是鎮上,大家也都不缺那幾文錢,關鍵是這餅干還是個新奇吃食,不但好吃,還不貴。
家里孩子多的,只需要花個幾文錢,就把幾個孩子都給哄好了,都樂得花那幾個錢。
不到一個時辰,包蓉帶來的大半袋黃豆粉餅干都給賣完了。
收攤時,一名三十多歲的婦人走了過來問道“這么快就賣完了”
“是呀,這位大姐想要買的話,明日早點來。”包蓉笑著回答。
聽到包蓉喊自己大姐,那名婦人笑瞇了雙眼。
“好,明日你們再來,就直接送進繡閣,我就在里邊。”
“好,一定給大姐送進去。”包蓉這才知道,原來婦人是繡閣的。
她們以后想要在這里長期固定地擺攤,當然得跟人家打好關系,就爽快地答應了。
婦人這才笑著進了繡閣。
娘三個收拾好,空擔子還是由崔氏挑著。
“娘,咱們去買幾斤精面和藥杵。”
包蓉邊走邊說道。
想到要把黃豆搗碎,崔氏點頭同意了,這些錢都是蓉兒掙來的,她愛怎么花就怎么花。
搗黃豆粉已經夠累了,細面包蓉就不打算自己研磨了,買現成的回去直接做成低筋面粉就行。
這樣不但省力,還能省下不少時間,她還能多烤些餅干來賣。
既然是要搗黃豆的,當然得買個大一些的藥杵,那樣一次雙腿搗的黃豆粉量也大。
娘兩個商量著,進了糧油店。